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97章 安史之乱(下)

第97章 安史之乱(下)

劝解无果,哥舒翰无奈含泪出击。
    安禄山佯装退败诱敌深入,在灵宝山的山道上设伏,二十万守军覆灭。
    主将哥舒翰也被下属绑赴敌营。
    这次出击失败,也让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战果功亏一篑。
    此时,长安城已经门户大开。
    安禄山的精锐铁骑开始全速冲击,李隆基和杨国忠在得知消息后惊愕不已。
    冷静之后,向长安城放言,要御驾亲征。
    接着,在陈玄礼的禁军集结完毕之后,公元756年6月12日黎明时分,李隆基逃出长安向蜀地而去。
    4天后,安禄山占领长安,冲进大明宫,破坏宫殿,抢夺财物,将能找到的皇室成员尽数屠杀。
    ……
    后来,睢阳之战张巡牵制了安庆绪几十万大兵,郭子仪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朝天下因此保全。】
    (文官有宋朝那味了)
    (宋:这个我熟)
    (明末也是这样)
    (传统艺能了)
    (那些将领可惜了)
    (敌在长安城)
    (微操大师李隆基)
    (武将太难了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御驾亲征》)
    (《西狩》)
    (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
    网友a:想起来以前听过的一句话——帝国的规模越庞大就越不稳定。
    交通和通信的科技力量决定了你能掌控的国土的上限。
    问题一个国家是难以停止往外扩张的,就像一个发动机,如果不停地运转还尚可,如果被驱动件卡住了……那电力就不再转化成动能而是变成热能成为这个发动机的内部之祸了……
    回复
    (简单点说,广阔的领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却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容错率)
    (工业化时代和农业时代的领土实控管理水平完全不一样。
    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对于农业帝国是极限,但对于工业国洒洒水而已,一个高铁就能解决国家很多问题[呆])
    网友b:历史的光鲜从来都不属于普通人
    回复
    (其实我觉得历史周期律是人性恶与贪婪的周期性爆发)
    (历史的规律总是起作用。
    当你觉得已经是盛世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盛极而衰……自我膨胀是可怕的。娱乐至死,娱乐至死啊!)
    (所有历史远看是波澜壮阔和刻骨铭心的,但近距离看都是百姓的血泪)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以秦代唐是吧[狗头])
    网友c:安史之乱能打八年,高层的微操贡献了七年四个月。
    要是朝廷不管交给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等人也就八个月搞定,不至于对唐朝影响那么大。
    回复
    (能击败唐军的只有唐皇[ok])
    (把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最愚蠢的。
    是凡人就会出错,这个人犯错那可是要无数人一起承担后果的。)
    ……
    不止唐,各个时空的朝廷皆沉默了。
    看看后人举的例子,一个安史之乱,又扯上宋朝又扯上明末,说明后人说的没错,一个王朝的崩溃,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在的腐化引起的。
    土地矛盾,文武对立,朝廷腐败,党争,天子的放任……
    这一连串的导火索,使得这场战争这样惨烈,闹到不可开交的局面。
    天幕这样尖锐地把现实血淋淋拨开,让身处其中的古人们不寒而栗。
    是这样啊,就是这样。
    但如何能破局呢。
    这一个连着一个的因果,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时间的推进,联系愈发紧密,想要解开何等困难。
    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天子。
    这一切最最关键的,就是李隆基的不作为。
    朝廷的风向是跟着皇帝转的,皇帝脑子糊涂了,奸佞之臣自然而然地围上来,皇帝的放任使得矛盾激化,更加把王朝拖入深渊。
    ……
    李世民头昏脑胀,堂堂天策上将,此时却连站也站不稳了,只能勉强扶着案几支撑。
    这一条条评论像刀子一刀刀割在他心上,把他和他的大唐割的支离破碎。
    敌在长安城,可不是,当时的朝廷就是大唐最大的敌人!
    李隆基,这个王八蛋竟然还敢逃跑?!
    李世民听到安禄山占领长安,听到皇室成员被屠杀,心都要凉透了。
    甚至他都觉得上天还算眷顾大唐的,这种情况下,唐竟然还没亡,竟然还活了一百多年!
    这靠的都是那些浴血奋战,对大唐不离不弃的的将士们啊。
    程咬金等武将气的不行,听着唐玄宗的一堆操作,要不是顾及陛下,都要开骂了。
    武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