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99章 H国伪史

第99章 H国伪史

    (好家伙,两个都是太宗,他们这么爱嚯嚯太宗)
    苏粒都给整好奇了,她特意去搜了一下
    【h国人眼中的历史有多离谱#
    画面中首先出现了一个影视剧片段——
    一个身穿盔甲的中年人处于上首,他俯视着另一人,高高在上:“我是大高句丽国的首将渊盖苏文,唐朝的皇帝,你真的愿意投降?”
    对面是一个身着龙袍,用白布缠着一只眼睛,身形瘦弱,长得尖嘴猴腮的男子。他走上前,缓缓跪下,用h语说道:“请饶我一命,将军。”
    ……
    视频播完,博主开始解说:该片段来源于h国kbs2002年出版的大型历史连续剧《帝国的早晨》。
    具体讲的是——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的过程中,不慎被敌将杨万春一箭射瞎了左眼。
    高句丽军队从此一路高歌猛进,杀进长安城活捉了李世民。
    至此,整个辽东地区尽归高句丽所有。
    这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承认了他们的错误,并祈求原谅。把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还有扬子江以北的江左省都交给了高句丽。
    ……
    h剧编剧恐怖如斯!
    然而李世民在h剧里的悲惨遭遇,还远未停止。
    早在92年的大河剧《三国记》中,他就已经被h将杨万春射瞎了右眼。
    至此,李世民成功解锁双目失明成就。
    还有唐太宗被高句丽军队追杀,凌烟阁24神将全军覆没,太宗抱头痛哭,不久后郁郁而终的故事。
    ……只能说李世民风评被害。】
    评论区
    网友a:不是,h国和高句丽有毛关系啊
    回复
    (高句丽一直在东北啊,h国那边就是新罗地区,也就是当时大唐人最喜欢的新罗俾[看])
    (大唐联合新罗灭了高句丽)
    (高句丽跟它们祖宗新罗是死敌,它们居然把高句丽认作爹[捂脸])
    (古高句丽的都城遗址现在在吉林省集安市。)
    (他们认的是一个和他们相关的比他们强大的祖先而已[暗中观察])
    网友b:都杀到长安城了,结果只要了辽东,他们自己居然信了[捂脸]
    回复
    (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辣白菜都是从辽东半岛进口的吧[微笑])
    (可能他们都不知道长安和辽东的距离)
    (真有骑士精神,都一路从东北杀到了陕西长安,却不要大唐一寸土地,撤回去了[流泪])
    (李世民棺材盖都按不住了)
    网友c:这不就像是我们的抗r神剧吗
    回复:起码我们结局是真的,他们从头到尾都在瞎编[看]
    ——————
    天幕之下,史官们出离愤怒了。
    如此荒诞无稽,这种东西都敢信,那他们这些史官的意义何在?!
    况且他们竟然连炎黄都敢编排!
    炎黄观念是在先秦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强化的。
    炎帝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尊崇炎黄的观念深入人心,进而形成了民族记忆。
    结果这后世的h国人,不仅声称蚩尤是h国人,甚至连炎黄都敢编排?!
    如果这种东西也能被称作历史流传,那是把他们史官的脸往地上踩。
    后人说的没错,事实才是真正有力的证据,历史由事实和证据构建的,而不是凭空杜撰。
    华夏是个非常热衷记录的民族。
    在古代,史官精神一向都是“务从实录”、“秉笔直书”,这一职业就是要做到公正不倚,如实记事。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甚至史官还能对皇权起到规范与制约的作用。
    唐朝宰相韦安石就慨叹过:“一般人不了解史官的权利比宰相的还要重。宰相是管理活着的人,而史官不仅管活着的人,还管死了的人,这就是古代的一些君主、大臣害怕史官的原因。”
    因为史官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对政事、大臣等的褒贬权。
    有的谏官与史官也常常拿“良史书勋”类的话,去激励那些统治者能够多施行仁政,时刻劝导他们应该注意检点个人行为。
    所以一些史官是非常头铁的。当代事是皇帝管,但他们的笔下往往就是后人对这个时代的印象。
    哪怕是野史,也是针对某一部分个人或者某个阶层,从没见过这样明晃晃的杜撰一整个国家或世界的!
    反正你一个弹丸小国,有这种想法就是不行,大不敬!
    这也让某些人开了眼界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啊。
    因为史官的职业原因,他们对于这种行为非常不满,但一些无关人士反而就是看热闹了。
    这h国真能想,编都能编这样远,这样大言不惭,也不怕闹笑话。
    若论编故事,谁不会啊。
    华夏人才济济,当这些古人是吃素的,编出来的东西绝不会这样破绽百出,保准给你圆的天衣无缝,比真的还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