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120章 皇帝

第120章 皇帝

也。
    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
    大意就是,石勒在设宴招待高句丽、宇文屋孤的使者,喝到畅快时,问中书令徐光:“自古开国的皇帝,我可与哪个相比?”
    徐光奉承道:“陛下您杰出的勇猛和谋略超过汉高祖刘邦,卓越的才能胜过魏武帝曹操,自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以来,没有可以相比的,只是略逊于轩辕(黄帝)啦!”
    石勒笑着说:“人哪能没有自知之明,你所说的也太夸大了点。
    我若是碰上汉高祖刘邦,当面向北侍奉他,挥鞭与韩信、彭越争先后。
    若是遇上光武帝刘秀,当与他在中原并驾齐驱,尚不知鹿死谁手。
    大丈夫做事应该光明磊落,如日月一样明亮,不能像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负人家孤儿寡母,靠狐狸一样的媚态来夺取天下。我应该在刘邦与刘秀之间,哪能与轩辕氏比拟呢!”
    在石勒心中,几位帝王的排名是刘邦>刘秀>曹操=司马懿,可见他对刘邦的推崇。
    ……
    隋,杨坚心情简直是跌宕起伏。
    他大隋的命运与秦朝何其相似。都是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强盛的朝代。
    汉唐汉唐,好一个汉唐,隋的光辉好似全被那唐朝掩盖了。
    若要问他,他当然是生气的,试问,谁能不气?
    后世把唐太宗吹捧的天花乱坠,原来还有人记得,他的大隋也是一统中原了啊!
    好歹也是统一政权吧!怎么比那割据的宋朝还默默无闻!!!
    听着后人夸他,杨坚心中总算有些慰藉,不过,天幕你能不能理理朕的大隋?!
    秦二世是胡亥,隋二世到、底、是、谁?!
    隋炀帝,每次听到这个谥号,杨坚牙都要咬碎了。
    他本来以为是长子勇儿,又觉得事情绝不会这样简单。
    朕的大隋如此富裕强盛,到底是怎么能被败光的……
    唐,对于后世的夸夸,二凤见怪不怪,神采飞扬。
    看着后人讨论汉高祖,他也不免感叹:“观高祖殷汤,仰其德行,譬若阴阳调,四时会,法令均,万民乐,则麒麟呈其祥。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
    李世民本人对刘邦还是较为推崇的,他还说过:“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
    宋,赵匡胤简直受宠若惊了。
    感觉身边那些瓶瓶碗碗的苦口良药都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甚至听着那个翻译来的夸赞,他自身都觉得尴尬不已。
    什么柔情和坚韧的统治风格?他的统治是这种风格吗?赵匡胤陷入自我怀疑。
    啊?朕柔情?朕坚韧?朕???
    朱元璋这个皇帝赵匡胤一知半解,毕竟是未来的。汉高祖他可是如雷贯耳的。竟然说他比汉高祖还具有同情和道德,这这这……
    这夸的则太过分了些,赵匡胤自己都不信。
    不过不妨碍他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天幕反复强调宋的科学,经济,赵匡胤听的耳朵都快起茧了。
    当然,关于武力的讽刺也是层出叠见。
    说总比不说好,赵匡胤叹了一口气。后世还愿意说,起码代表后人对宋不是完全失望。
    ……
    明洪武,朱元璋可谓是百感交集。
    后人终于夸他了。他老朱等这一天等了多久啊,就指着听一句夸赞,等了这么久。
    可不是吗,咱可是翻江倒海扭转乾坤了,后人多夸夸咱啊!
    难道老子还比不过小子,天天夸老四,老四都飘成什么样了!
    听那劳什子清朝还什么“作为前明的合法继承者”,朱元璋嗤之以鼻。
    谁给你继承了,咱可不认!
    对于朱标朱棣,老朱那真是痛心疾首,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老四这样,谁能意料得到呢。
    晚年他朝堂大清扫为了给这龟孙朱允炆铺路,结果铺了个寂寞!
    他的标儿怎么这么可怜,因病去世,儿子还立不起来,朱元璋一想就痛心不已,儿孙都是债,难道老四的儿孙能好到哪里去,看过的那一堆灾难。
    想到大明的未来,老朱一颗心坠在半空,是上不去也下不来。
    标儿如今还活着啊,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须要赶紧做出抉择。
    如若事情再拖下去,国本都可能动摇。
    天幕的出现,是糖也是毒。他再如何,也是一位希望家族昌盛的父亲,绝不能允许出现兄弟相残的惨剧。
    ……
    洪武朝人心浮动,朱标知道吗,当然知道。
    不止朝臣们有小动作,他几个年长的弟弟们也各个蠢蠢欲动。
    不过他不是首要冲击目标,朱棣才是那个倒霉蛋。
    皇子们对着朱棣简直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朱标好歹是皇帝大力培养的太子,你朱棣是个什么东西,甚至论排序也轮不到你!
    发动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