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128章 土木堡(三)

第128章 土木堡(三)

    第128章 土木堡(三)
    【1449年7月初,瓦剌骑兵分为4路,从4个不同的方向朝大明发动了进攻。
    其中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自己统领攻击大同。
    由于也先这一波属于偷袭,明军没有太大准备,前线被打的败报频传。
    这时候的大明皇帝朱祁镇已经20多岁了,他不仅不英明,还是个糊涂蛋。
    文武百官的话一概听不进去,对自己身边贴身太监王振的话却百依百顺。
    各方败报传到北京后,朱祁镇不断问王振应该怎么办。
    王振就说:这好办啊,您直接御驾亲征不就行了吗!
    您看看您太爷爷祖爷爷哪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就您这头顶这么厉害的光环,吓也能把蒙古人吓死。
    况且凭臣对您这么多年的了解,别人行的事,你上你肯定也行!】
    (主角登场)
    (《吓死》)
    (朕,留学去啦)
    (一个遵循祖制的决定)
    (壮士一去不复返)
    (普信男朱祁镇[赞])
    【王振为什么敢冒着风险出这个馊主意呢,当然是为了保护他神圣的私有财产。
    王振是蔚州人,多年来搜刮的财物大部分都送回了老家购置产业,蔚州临近大同,如果大同失守了,蔚州也就难保。
    他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就是以公谋私,保护他多年收刮来的民脂民膏。
    无知的朱祁镇信了他的鬼话,跟文武百官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
    然后大臣们就劝,说您老还是歇着吧,这事武将去就行了。
    但堡宗不听,非要去。
    我大明皇帝的光环,吓也能吓死瓦剌人。都别劝了,我非去不可!
    1449年7月16日,堡宗和王振率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实际上只有20万,为了唬人才说的50万。
    毕竟从朱祁镇说要亲征到出发,这才几天,哪能那么快就组织50万大军。
    说到这,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7月初瓦剌进攻,7月16日朱祁镇御驾亲征。
    这其中还要抛开信息传到北京的时间、朱祁镇和大臣商量的时间、大军组织准备的时间……
    是不是太着急了点,忘了啥事儿?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的人也是要吃饭睡觉的,这就必须准备好粮食、帐篷,还有铠甲、兵器、马匹。
    这都是要保养的。换句话说,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后勤没有充足的粮食,士兵总不能吃草吧。
    士兵要是都吃草了,哪还有劲去打仗?
    朱棣每次远征都会征用大量的民工、牛马车辆。并设置专门的运粮队,一准备就要准备好几个月。
    那王振统领20万大军出发,准备用了多长时间呢?
    不到5天。
    王振可不是想学希某人打闪/电战,他压根啥也不懂,觉得只要人多就一定能赢。
    自己有20万人,也先只有2万人,优势在我~
    就算是20万头猪,你让瓦剌人抓也能累死他们,更别说是20万精锐,一人一口唾沫,那就是一条河!】
    (血压上来了)
    (幸亏没带50万,不然都送了)
    (闪击瓦剌)
    (闪电站准备了很久的,后勤也充足)
    (希儿来说不定能赢)
    (《优势在我》)
    ——————
    朱棣气的一脚踹翻桌子。
    这太监真是好大的胆子,敢这样怂恿皇帝。
    朱祁镇也是蠢如鹿豕,一点自己的判断力没有,会打仗吗你就敢上!
    5天啊,这么大阵仗出发,就花了5天准备?!
    还吓死瓦剌,你这是要吓死大明吧,混账玩意儿!
    一个打仗向来是冲在前头的马上皇帝,没想到有一天,听到“御驾亲征”这几个字,竟然会让自己万目睚眦。
    ……
    李世民摇头,奸佞在侧,还这样得皇帝信重。
    一个没吃过苦头娇生惯养的天子,把打仗看作游戏,战前准备如此仓促。
    尽管还没出发,李世民已经对这场战事的结果深感不妙。
    不过,哪怕这样,身经百战的李世民想破脑袋,如何也不明白,几十万到底能怎么输。
    好歹也是20万精锐啊,哪怕再如何荒唐,起码也得是个平手吧?
    这些昏君真是昏的花样百出,没一个重样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
    听着这样的描述,各朝武将们简直浑身难受,5天能干什么,带着这么多人,统筹都得花费许多时间。
    更何况皇帝也跟着,还得多费心思去保护,这让人怎么安心打仗,好好的京城不待,非得跟过去添乱!
    ……
    刘彻眼都红了,20万精锐啊!
    这么富裕的仗,打2万人都打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