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渊神情一怔。
要是放在以前,他是不信什么鬼神之说的。
然而,发生‘穿越’这种事情后,他的唯物精神有所动摇。
如今,又听到这么一个故事,自是心中骇然。
卫渊问道:“燕兄信这所谓的鬼神之说吗?”
燕达摇头道:“不信,我不信,但是陛下他信。”
但如果又精通练兵法,又舍得砸钱,那么训练出来的将士就是‘死士’了。
这衣裳,应该是张桂芬年后才开始缝制,一两个月的时间,倒是有些难为她了。
离开宫里,卫渊就开始着手准备领兵去往南方的事宜了。
卫渊道:“我现在可是辽夏两国的风云人物,陛下让我组建新军,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不可能不清楚。”
练兵,方法固然很重要。
卫渊仍是不见。
如今满甲营的装备即将到位,还剩下十余万两银子左右。
卫渊笑道:“自此以后,那赵团练使一家老小的命脉,算是被你握住了。”
“若是处处受制于东南一带得封疆大吏,只怕,这差事,难做”
——
半个多月之后。
“卫哥哥你去东南之后,要记得想我。”
为期七日,比试内容有各军种比试、单人比武、新老兵团对垒、越野求生等。
但那倭国武士可以。
说罢,还朝着张桂芬看了一眼。
明兰不肯,道:“舅舅此去南方,不知多久才能回来,外面的东西,哪有京城里的好?”
卫渊道:“此前朝中都说,新军是臣的私军,唯独臣心里明白,新军是陛下的新军,臣是陛下的将军。”
卫渊又道:“待东南战事快要结束后,我就上劄子,组建水军,常驻东南。”
三月初旬。
东南三路,不能全由卫渊一个人说了算。
“这些都是新军里百里挑一的好手,由他们担任重甲铁骑再合适不过。”
“与其如此,倒不如将这个使两国‘忌惮’的新军彻底摆在台面上来。”
若是今后在经历什么生死之战,或许,卫渊的心态会有所改变。
又过两日,一切才算是步入正轨。
张桂芬眼睛泪汪汪的,说道:
可也不至于在军中当个大头兵。
赵祯让范纯仁前去的意思,也已经很明了。
这三人都被卫渊提拔成为‘都头’。
“新军无论大小事宜,理应禀明陛下。”
其中尤属卫渊斩杀倭国武士一事。
当然,现在被称作‘崇义公’,地位与孔家‘衍圣公’和天师府张家差不多。
徐长志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今后,世人谈及卫兄,少不了要加一句,卫兄乃东南柱石了。”
明兰道:“舅妈,您不是给舅舅做了身衣裳吗?”
“这么狠啊?卫将军真无敌!”
伯府里。
“这是用上等丝绸做得贴身衣裳,卫大哥穿上以后,再着盔甲,或许能好受一些。”
总而言之,卫渊又一次扬名汴京城乃至整座天下。
赵祯大为欣慰,“今后这种事,卫卿一人做主就好,无需事事禀报给朕,朕,信你。”
“如今你我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将来是辅臣,我是武将,与那王尚书走不到一块去。”
户部、兵部开始筹集新军前往东南所需粮饷。
但是,砸钱也很重要。
皇帝赵祯创造了一个新官职,昭告天下,封卫渊为‘东南安抚招讨使’。
后来富昌伯父子向卫渊呈了拜帖,都被卫渊以训练新军为由回绝。
汴京城里的那些勋贵、望族,会将他们吃到连渣都不剩。
卫渊给将士们休沐的时间较长,年前年后加起来,大概有七八日左右。
朝臣开始陆陆续续上衙。
满甲营的将士,无论军饷还是待遇,都要远远优越于普通士卒。
卫渊轻笑一声,“你可别挖苦我,这还不知东南一带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陛下又能给我哪些权力。”
那可是大周的小半壁江山啊!
这对现在的户部来说,算不得压力。
以盛家的底蕴来说,谋大,只能是自寻死路。
卫渊摸着那衣裳手感,的确很丝滑。
卫渊接过那贴身衣物,笑了笑。
盛紘一心扑在仕途,对海运知之甚少,百般无奈之下,只得求助卫渊。
若是大周太祖没有黄袍加身,如今,大周管事的,应该是柴家。
赵祯并未看名单,笑道:“这些事情,卫卿一人做主就是,何需还要进宫一趟,特意禀报给朕?”
但现在,卫渊只负责军,不负责该地政治。
毕竟,很少有倭国的个别人,能够载入汉家的史料里。
而柴功的地位,也能好上一些,比赵宗全差一些。
张桂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