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209章 海上丝路第一人,华夏水军推动者卫

第209章 海上丝路第一人,华夏水军推动者卫

    第209章 海上丝路第一人,华夏水军推动者——卫渊
    这场盛大海运,前后准备时间超过半年,堪称史无前例的壮举。
    遥望着海面,数千艘商船在水军将士的引领下,逐渐驶出大周海域。
    对范纯仁来说,他在东南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我已无大事,待三批海运结束后,我便请旨回京,不知卫兄要何时返京?”
    卫渊比任何人都希望早日返京,只是,他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尚未处理,
    “最快,也要等到八月份了。”
    范纯仁笑道:“如此说来,卫兄的婚礼,最快也要九月了?”
    回京之后,尚有一堆事情。
    处理完,最起码要到九月了。
    卫渊没有吭声,范纯仁继续道:“届时,不知在下能否去讨杯喜酒?”
    前者拱手道:“那是再好不过。”
    二人也算共事一场,所以不用将文武观念看得太重。
    再说,如今卫渊也算是左右逢源,无论文臣武将,他都有着不错的人脉。
    倘若没有个秀才身份,估计很难做到这一点儿。
    武将们吹捧卫渊,都在说他戍卫边疆的事情。
    而文臣也有吹捧他的人,说他是儒将。
    儒生在前,武将在后,是为儒将。
    不过,卫渊倒是并不在乎这些。
    海运开启之后,卫渊便离开福州,再次视察沿海各州府。
    同时,也面见了许多地方官与团练使,对他们叮嘱道:
    “水军虽已成立,可海防建设仍旧不容大意。”
    “将来,这将会是你们政绩的一部分。”
    言外之意是说,如果不能按照筹海图编中所言改善各地城防,是不准升迁的,这事,官家已经盯上了。
    卫渊也是担心,好不容易申请来的银子,会被这些地方官都给贪墨了。
    到时,筹海图编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一听与政绩挂钩,各地官吏纷纷表示,将以最大能力建设海防,
    “卫帅的筹海图编,我这几日刚看完,请卫帅放心,我明州必按照图编所绘构筑海防。”
    “我永嘉郡海防,自会如卫帅所言还望卫帅放心。”
    “.”
    有了他们的答复,卫渊也能放下心来了。
    筹海图编,放在这个时代来讲,绝对超前。
    只要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再配合水军的兴盛,足可保证沿海一带数百年无忧。
    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筹海图编与纪效新书,也会更新换代。
    不过,那些地方官吏说归说,事情最终会办成什么样子,卫渊心中也没底。
    索性,卫渊让各地皇城司催促盯着此事。
    不然,待他走后,那些人要是乱搞,可就不妙了。
    解决完这件事情,卫渊从泉州出发,乘船临近澎湖列岛。
    郭颢与呼延忠随行。
    一艘楼船上。
    卫渊站在甲板尽头,感受着海风吹拂,自觉惬意。
    不久,站在他身后的呼延忠询问道:
    “夷州就要到了,卫帅要不要前往夷州看看?”
    身为东南招讨安抚使,倒是也能管到夷州诸多事宜。
    如今之夷州,所居住百姓,不只是周人,还有一些来自海外诸国的‘移民’。
    只是,泉州、福州等多地官府,严禁他们来到大周的陆地上生活。
    生怕他们污染了天朝子民的血脉。
    “不去了。”
    卫渊淡淡回应。
    郭颢道:“末将按照您的建议,待水军编制正式满员,以半年为期,将派遣两千名水军将士戍卫夷州。”
    卫渊点了点头,“你们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夷州岛,都是我大周的固有疆域,绝不可假手他人。”
    “将我的话,载入夷州县志当中,让后世人,也能牢记这一点儿。”
    郭颢与呼延忠齐齐作揖。
    卫渊凝望着眼前寂静而又深邃的海面,再也无言。
    此行,他是要告诉天下人,夷州的重要性。
    返回岸上,他差人将蔡襄叫到泉州,对其叮嘱道:
    “我会上表朝廷,今后将夷州正式纳入福建路的疆域中,希望你这个封疆大吏,可以好好治理夷州。”
    “如若有贼寇妄图侵占夷州,不必上报,可自行决断。”
    这算是给了蔡襄一个权力。
    稍后,卫渊又去巡视从京城或是各地制造出来的战船。
    这批战船恰巧发到了泉州。
    因为郭颢练兵的新地点,就定在了此处。
    大都是根据前朝战船样式制造。
    当年,因为周太祖的一句话,神州的水军发展,就足足延迟了整整一百年。
    若是百年间国朝不断发展水军建设,很难想象,今日之大周水军,将会成长到何种程度。
    待卫渊即将离开泉州时,泉州父老乡亲想请卫渊题个字。
    题什么都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