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帘的,是一份的深层水体征波信号图,以及两份由应龙号与青鸾号航天飞机拍摄的撞击点图片与视频。
由于拍摄位置和角度并不在撞击点的正上空,他们的视野反而并没有被撞击产生的蘑菇云全部遮挡住,拍摄到了一部分撞击点位地面的情况。
从两架航天飞机拍摄到的中心视频来看,撞击点中心区域那如同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尘埃连接大地与苍穹,如同神话故事中撑起天空与大地的建木。
而更让张荣桥院士在意的是,他原本预料的震动并未停歇,反而以一种低沉而稳定的脉动持续着.....
咚…咚…咚…的声音如同星球沉重而缓慢的心跳,又像深埋地下的洪流仍在持续冲击着脆弱的岩层结构。
“深层水库.....它活了!”
盯着面前电脑上的视频,张荣桥院士的声音沙哑,眼眸中带着浓浓的震撼。
脚下传来的震动并未平息,撞击点位的中心弥漫着依旧在疯狂的喷涌着尘埃与几乎肉眼可见的白色水冰.....
站在他的身旁,另一位来自华科院地质学专家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画面,深吸了口气,忍不住心中的激动与震撼开口道。
“是的!我们唤醒了一个被封印了亿万年的地下海洋!”
那持续不断向外喷涌着尘埃与白色水冰印证远在地球的那个人猜想。
这是一场奇迹,在驭星一号陨石的猛烈撞击下,自远古时期就封印在乌托邦平原下的水冰海洋,在剧烈的地质活动中,醒过来了!
地壳的压力在撞击中释放,驭星一号宛如一根银针一般,刺破了火星这个装满水的气球。
而那持续不断的震波,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前所未见的、位于地壳深处、规模庞大的液态水体轮廓,其范围之广,远超所有人的最大胆想象。
这已经不再仅仅是物理的波动,它象征着人类第一次以行星为砧板,以陨星为巨锤,主动叩响了火星深藏亿万年的大门。
在这颗冰冷的铁锈色星球上,从此留下了一道由人类意志刻下的、蒸腾着热气的巨大伤疤,以及一个被强行唤醒的、深埋地下的液态海洋!
......
当驭星一号撞击坑逐渐的平息下来,当第一次的实验数据采集完成时,地球总指挥中心内,终于迎来了一道来自遥远星空的汇报。
“呼叫总指挥中心,呼叫总指挥中心,这里是瀚海号火星指挥分部!”
“驭星一号撞击实验,任务完成!”
“重复!驭星一号撞击实验,任务完成!”
“相关的实验数据将分批次传递回总部,第一批次将于十分钟后传输完毕!”
“另外特别进行报告,在本轮撞击中,应龙号青鸾号航天飞机同时在不同的方位探测到撞击中心出现水体征波信号!”
总控制室中,当张荣桥院士那疲惫却兴奋的声音响起的时候,现场顿时就欢呼了起来。
成功了!
他们成功了,成功的踏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尤其是撞击中心水体征波信号出现,更是让现场无数的学者与科研人员欣喜若狂。
这不仅仅是印证陨石撞击实验有能力震动整个火星的证据,更是未来可能直接解决火星水资源稀缺的手段!
当欢呼声响起的时候,控制室中,即便是原本还在担忧陨石撞击会成为新型战略武器的各国高官政要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站在徐川的身边,那位身份特殊的老人眼眸中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朝着徐川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听着耳旁的欢呼,对上老人的视线,徐川咧开嘴角笑了起来。
深吸了口气,压下狂乱的心跳和满脑的激动后,他咳了咳,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一些,通过联络频道回复道。
“这里是总指挥中心,已收到报告!”
“请务必完整采集本次撞击实验的详细数据!”
话落,徐川转身看向了正在欢呼的现场学者与科研人员。
火星那边的工作顺利完成,更创造了在撞击中心探测到水体征波信号的奇迹。
那么现在,轮到他们上了!
......
第一次撞击火星的实验数据很快就通过中继卫星分批次传送回了地球总指挥中心,进而通过超算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火星地球化工程组委会会长的办公室中,徐川翻阅着最新整理出来的第一批撞击数据。
虽然说驭星一号已经成功按照计划准确的撞击在了目标地位上,但它是否真的能够如理论中一般产生足够的震动牵引到火星的内核依旧是一个未知的数据。
而这,需要从撞击释放的能量大小、火星全球地震响应探测数据、磁场变化数据、热效应与热流数据、地壳变形与地质响应测量数据.....等等多方面来进行审核。
最关键的,莫过于对撞击引起的地震波探测以及热效应与热流测量这两项关键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