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下一个!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下一个!

,还有全世界的天体物理学家、航天工程领域的学者、天文学的专家等等都参与了进来。
    在面对驭星工程的数十万亿rmb庞大经费,没有人不眼红,也没有人不想吃一口蛋糕。
    尤其是nasa航天局、欧盟航天局这些本身就拥有着相对成熟技术的机构,没道理会放过从中吃肉的机会。
    不仅如此,除了涉及到吃肉分蛋糕的利益问题外。
    这还是一次在全世界所有人面前露脸展示技术的绝佳机会。
    尤其是对于nasa、波音、spacex、欧航空防务、eads卫星公司等等企业来说,他们更不会放弃参与进驭星工程的机会。
    毕竟现在除了华国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国家会大规模的投入资金发展各种航天技术。
    即便是米国,尽管重启了航天飞机技术,甚至将他们的宇航员也重新送到了月球上。但在航天领域,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暂时放弃,或者说缩小了对航天领域的投资。
    没有人也没有国家是傻子,上个世纪红蓝双方在太空领域投入大规模资金进行太空竞争拖垮另一个国家的方案在如今已经很难走通了。
    毕竟技术的差距就摆在那里。
    传统的化石燃料运载火箭技术在华国的空天引擎航天飞机技术面前别说互相竞争了,看一眼都不带配的。
    技术的落差实在太大了,以至于nasa想竞争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将自己远远的甩在身后。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没钱造成的经济问题。
    华国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在东亚大陆上遍地开花,无尽的廉价能源带动经济像坐火箭一样垂直起飞。
    而其他的国家可没这种本事。
    即便是少部分引进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或者是能够直接从华国购买廉价电能的国家,也需要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经济,从之前的衰落周期中走出来才行。
    想要跟上华国在太空领域的脚步,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发展经济。
    所以错过了这次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各国的航天发展恐怕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有所起色了。
    涉及到自身的发展和最根本的利益,这些国家和企业总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推动事态的发展。
    就比如驭星工程中最重要的捕获和运输陨石,这可是利润最大的一块超级肥肉。
    驭星工程数十万亿rmb的预算,有至少超过一半都花费在这上面,没有人不眼馋。
    而徐川要面对的便是这些。
    就像现在欧盟航天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陨石推进技术--‘小行星牵引平台控制方案’一样。
    会议室中,一名西装革履,来自欧盟航天局的专家这会正站在荧幕前向所有人滔滔不绝地喷洒着他的唾沫。
    “.....采用组合式、模块化、低推力、长航时的推进策略,利用轨道共振和引力辅助来降低能耗。”
    “小行星牵引平台核心是附着在陨石上,提供持续、稳定、可调节的推力。”
    “.....利用巨型太阳能电池阵列和成熟的空间核反应堆进行供能,相对比精卫·陨石推进装置来说,我们每搬运一颗陨石,至少能节省15%-18%的经费!”
    “各位!”
    “想象一下,三十万亿的18%是多少?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笔不菲的开支节省下来,就能将它用在那些更需要它的地方!”
    会议室中,这位来自欧盟航天局的专家满脸激奋的演讲着。
    坐在台下,看着台上滔滔不绝的专家,徐川打了个哈欠,差点没直接睡过去。
    叹了口气,实在是忍不住下去了的他敲了敲桌子,打断了对方的发言。
    “抱歉,我打断一下。”
    台上,原本正滔滔不绝演讲着自己这套‘小行星牵引平台控制方案’有多么优秀,多么节省经费的欧航局专家弗里德里希·格里芬教授在听到声音后骤然停止了自己的演讲。
    在确认声音的来源是坐在前排的那个人后,格里芬教授的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
    直觉告诉他,这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可能来者不善。
    毕竟这可是对方主导的工程,而他设计,或者说欧航局设计的‘小行星牵引平台控制方案’并不是多么的完善。
    没办法,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相对比早有准备的华国来说,其他国家几乎都是全程被牵着走的,事先毫无准备。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这种投入超过百万亿的世纪项目能够这么快就启动。
    更关键的是还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对第一批小行星带中的陨石测绘捕获,以及转移到火星轨道上进行撞击实验。
    理论上来说,这种工程不应该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进行商议讨论方案,然后再用几年的时间研发技术,再决定采购什么的么。
    国际合作工程哪一个不是这样的。
    但这一次却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全面展开工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