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晚风徐徐。
一阵冷风吹过,使得整片山岭摇曳,簌簌作响。
方宣坐在那小土堆前,在旁边用手舀起一抔又一抔的土,最后将那余老拐的骨灰坛埋了进去。
一个人就这么变成了一个小坛子,然后又这么被深埋进土里。
而在漕船之后,则是密密麻麻,数不尽数的乌蓬小船,打渔船舟,以及飘在江面上,随着波涛起伏不定的舢板。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往事如同一幅幅画面,在他面前走马观花般划过。
船头破开江面,接着又翘起,在江面上激起万丈水花。
他看向远处群山,似能看到这片兖州大地,到处燃起烽火狼烟,战马嘶鸣之声不绝于耳。
铺天盖地,浩浩荡荡。
“阿宣,收手吧.”
劲风呼啸,江河落日逐渐映入眼帘。
黑夜终将落幕,金色的光辉掀开了浓重夜色的一角。
“平江城”
“我听说,他们打算去府城找兖州王汇合。”大眼仔说道。
“阿宣啊,现在的江湖,不像我们那个时候了,我们那个时候还讲究一個义字当头,但是现在各个自私自利,满脑子往钱眼里钻,没有半点同门情分.”
近来连番发生的事情,使得司空济怀原本臃肿白胖的身躯,消瘦了不少下去,此刻看上去,竟是也多了几份英武粗粝的味道。
整个安宁山内一片寂静,早有上千人如同逶迤长龙般,静静站立在山道两旁。
“大人,方宣他们走了。”
“阿宣,咱们江湖人,刀尖舔血一辈子,不是今日砍死别人,就是明日被别人砍死,这是咱们江湖人的宿命。”
一路朝着落日尽头行驶而去。
“府城么。”方宣摇了摇头,不再多说什么,大步走向黑鲸帮总部。
在方宣和许印之间,他们最终选择了许印。
这座城,他一定还会再回来!
当方宣回到安宁山上之时。
司空济怀面色疲惫的从远处走来,披着一件大氅,腰间扶着一柄宝剑,江面上的风很大,吹得他发丝微微拂动。
司空世家的生意布满整个兖州,这等漕商之船自然不少,每艘漕船同样约莫能够容纳数十人。
数个时辰后。
方宣脚步一踏,顿时冲天而起。
比如东堂头目之一的李老三之流,再比如司空世家的一些族老。
方宣独自站在甲板之上,身后则是方岚、司空济怀、周顾武、水猴子等一众心腹。
“哈哈哈,阿宣,我告诉你,十年寒窗,不如三代从商,三代从商,不如祖上扛枪!”
平江城失守已是注定,许印和方宣都打算撤离。
一艘艘长达十丈,高达三层的大船,从渡口入江。
“从今以后,有我余老拐一口肉吃,就有你方小子一口汤喝!咱们江湖人,义字当头!”
片刻后。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除了黑鲸帮的子弟,以及司空世家的家丁外,方宣在人群当中还见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你叫方什么来着?很好,我欣赏你这样敢打敢拼的后生仔,你以后就跟我余老拐混了!”
那个每次一见着他,就声泪俱下卖惨,说着‘方爷,我不容易啊’的胡老汉。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而在这五艘庞然大物之后,则是一艘艘小上许多的漕船。
“哼,走就走吧,大家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便是。”
“方宣,出发吧?”
“宣哥,他们都是知道你要走,自愿跑过来想要跟着你走的。”
大眼仔走过来,似担心方宣不悦,又补了一句道:
方宣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站起了身。
平江城,城墙上。
那个爱打抱不平的林婶。
大眼仔听到此话,面色有些难看下来道:“嗯,许印今日也打算撤离了,有些帮内子弟,或者说整个平江城里的大部分人,包括苏家、柳家、章家等世家门阀,还是选择跟许印离开。
他们觉得,跟着许印,起码还有个盼头,跟着我们走就是变成了没有身份的流民。”
听到此话,方宣倒是面色如常,随口问道:“许印打算去哪?”
为首的打鲸船,船头处微微一沉,方宣一步站定在了甲板之上。
那个曾经被他喂了满嘴金汁的荀夫子,以及做得一手好菜的丫鬟小芳等等。
方宣解下腰间酒壶,将酒水洒在了坛前。
“阿宣,我实在是怕,你如此年轻,又怎会愿意郁郁久居人下,毕竟我就是伱的第一个拦路石”
“阿宣,安心当好泼皮,不要想太多,不要跟别人比,想要跟别人比,先看看自己祖上,有没有扛过枪骑过马,跨过青草地的祖宗,明白吗?”
柳家家主柳承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