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从穿越封神开始 > 第6章 朝堂之争

第6章 朝堂之争

    第6章 朝堂之争
    按大商天朝的规定,朔望之日为大朝会,其他时间皆为小朝会。
    朔望之日,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
    大朝会就是电视剧中演的上朝场景,届时京城内所有官员皆需到场,通常形式主义大于实际意义,当然也会颁布些重大的决策。
    小朝会才是真正处理政事的地方。
    由人皇召见相关文武大臣,讨论具体某件事情,形成最终处理方案。
    ……
    九月十五。
    天色微亮,高大的宫门前汇聚了成百上千的官员。
    他们三五成群的低声交谈着,等待宫门开启。
    “寿王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声,所有人齐刷刷地转头。
    一队精锐骑兵低速跑来,清一色的蛟血马,为首者便是英气勃发的殷寿。
    群臣自觉地让出一条道,以供骑兵通过。
    “见过寿王殿下。”
    所过之处,群臣纷纷行礼。
    但殷寿只是淡淡嗯了声,并未多做理会。
    “启王来了!”
    人群外又有人喊了声,就见一架豪华马车缓缓驶来。
    群臣虽然让出了个道,但行礼者寥寥,与先前殷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如今的朝歌早已经传遍了,人皇欲立殷寿为太子。
    紧随着殷启,殷衍也来了。
    他同样也是坐马车来的,对他行礼者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皇兄!”
    “二皇弟!”
    “三皇弟!”
    殷启、殷衍、殷寿三人相互打着声招呼,便各自站定,没有继续往下聊的欲望。
    因为太子之争,殷启和殷寿形同路人。
    至于殷衍,纯粹心中郁闷。
    随着时间流逝,文武百官纷纷到来。
    “见过太师!”
    “见过丞相!”
    “见过太傅!”
    ……
    闻仲、商容、比干几乎是踩着点到的,百官纷纷上前见礼。
    没有多久,宫门大开。
    在禁卫的引导下,众人按照文武和品阶自觉排好队伍,走进了皇宫,穿过大广场,踏上登天梯,最后来到了金銮殿。
    金銮殿高大雄伟,瑞霭纷纭,祥光缭绕,宛若天宫。
    虽然金銮殿高大雄伟,里面可容纳千人,但朝歌的文武百官又岂止千人,绝大部分人都只能站在殿外,直到大朝会结束。
    金銮殿是以金为砖、白玉为地,两排三十六个蟠龙柱金光闪耀。
    一座雕工精美的黄金龙椅,摆在高高的玉阶之上。
    “入班!”
    随着内侍高喊,文武百官依次入殿。
    帝乙身穿白色玄鸟皇袍,头戴十二旒冕,满脸威严之气,端坐在龙椅上。
    “拜见大王!”
    “众卿平身!”
    “谢大王!”
    这个时期虽然有跪拜之礼,但一般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有。
    即便是大朝会,百官也只需要躬身行礼即可。
    大朝会奏事一般都是有程序的。
    先是汇报到场官员人数,有那些来了,那些没来。
    随后就是处理军政大事,实际上这都是早有决策的,只是拿到这里汇报,让文武百官知道这个事。
    最后才是早朝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奏事。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前皆要预防性地咳嗽一声,以表示我要发飙,不对,我要奏事了,避免出现两人同时出班的尴尬。
    “咳咳!”
    一个胡须洁白的老者咳嗽一声,他率先出班,躬身道:“大王,臣陈旭有事起奏。”
    陈旭出列,群臣皆神色一肃。
    因为这陈旭乃是太史,虽然官位不高,但因为掌管祭祀、占卜、典礼、记录等事务,在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也是捍卫‘法典’,力挺殷寿最主要的人。
    太子之争,像闻仲、比干、商容这些大臣,基本上是不会下场的。
    反正无论谁为人皇,对他们依旧得礼遇有加。
    帝乙面无表情:“准!”
    陈旭高声道:“大王,太子之位事关国本,还请大王尽早册立,以稳固民心。微臣以为寿王为嫡子,又英明神武,骁勇果敢,当为太子不二人选。”
    “大王,微臣赞同!”
    “大王,微臣附议!”
    随着陈旭话落,数十上百个文武官员纷纷附和。
    “大王,微臣以为不可。”
    这时,有官员站出来疾呼道:“启王殿下才是嫡长子,而且宽厚仁德之名,八百诸侯皆知,要立太子,亦应当是立启王殿下才是。”
    “大王,微臣赞同!”
    “大王,微臣附议!”
    虽然有不少人附和,但也就十几个人而已。
    与拥护殷寿的官员完全无法相比。
    许多人暗叹,看来这场太子之争要落下帷幕了。
    大家纷纷看向站在前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