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从穿越封神开始 > 第21章 入吾彀中

第21章 入吾彀中

    第21章入吾彀中
    “殷兄,办报算我一个,我明年也懒得去江南水师学堂了!”
    “如此有意义的事情,岂能没有我陶某人!”
    鲁迅和陶成章纷纷自荐。
    殷启笑了,说道:“当然,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岂能没有你们。”
    鲁迅和陶成章都是激动地点头。
    算起来,鲁迅十七岁,陶成章也才二十岁,正是年轻热血的时候。
    确定的目标和路线,三人便开始商议起来。
    鲁迅和陶成章虽然聪慧过人,能力不俗,但终究受时代的限制,在眼界上自然没办法跟殷启相比,因此在讨论中,殷启逐渐获得了话语权。
    慢慢的,他们心中隐隐开始以殷启为主导了。
    因为所有路线和规划都是殷启制定的,不仅全面而且严密,他们完全挑不出刺来。
    经过一番商议,殷启三人确定了一系列的事情。
    首先是办报,名字就叫民报。
    其次是成立复兴社,他们三人是最早的成员。
    为了保密性和安全性,任何新成员都必须经过严密审核,否则只是备选人。
    关于如何挑选、审核新成员,三人已经商量好。
    当然,主要是殷启在说。
    按殷启的计划,民报办起来后会向社会征稿,通过对方文章来判断是否是思想进步人士,然后再定期邀请他们参加聚会。
    通过聚会结识、试探、感化,审核,最终吸引到复兴社中。
    复兴社虽然才三人,但殷启还是被推举为了社长,鲁迅和陶成章为副社长。
    殷启说道:“如今朝廷的力量还是很强,我们不宜明着来,因此报纸上的文章主要还是以反列强来启发百姓的国家意识为主。对于朝廷,可以含沙射影。”
    鲁迅和陶成章都点头,他们也知道这事不能蛮干。
    殷启继续说道:“为了一炮打响我们民报的名声,也为了百姓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我们的思想,我提议发起白话文运动,所有文章都用白话文来写。”
    “这……”
    鲁迅和陶成章一震,不由皱眉沉思。
    从理智上来说,白话文确实很容易被百姓接受。
    但肯定会遭到士林的口诛笔伐。
    殷启沉声道:“周兄,陶兄,时代在进步,我们文化也得进步。而且我们要团结的是思想进步人士,他们肯定愿意接受。至于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无须理会。”
    鲁迅和陶成章对视了眼,咬牙道:“好,就如你所言。”
    虽然会被口诛笔伐,但为了大业,为了提高民报的名声和影响力,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殷启点头,继续说道:“这报社社长,就由陶兄来担任,总编则是周兄,我会提供办报的启动资金,以及后续的运营费用,但不参与管理。”
    办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大报纸,购买机器需要大笔的银子。
    而且也肯定事务繁忙,光是审稿就可以累死个人。
    陶成章连忙道:“殷兄,你不任职么?”
    殷启摇头说道:“不了。我们的事业要发展,没有资金可不行。我殷家伱们也知道的,山阴巨富,而且赶走列强,发展民生,也离不开工商业,我今后的重点会在这方面。”
    陶成章和鲁迅闻言,都默默点头。
    周家已经没落,陶家也只能说家境殷实,都跟殷家没法比。
    陶成章说道:“机器方面我来联系,我有个好友在上海,晚上我就写封信,让他帮忙寻找办报所需要的机器。至于报馆位置,我这几天找找。”
    虽然电报已经进入了中国,但目前也唯有沿海的通商口岸通了。
    这还是洋人偷偷摸摸弄的,因为清廷是反对引进电报的。
    至少要到明年,北京的总理衙门才能听到电报收发信息的声音。
    殷启点头道:“好,我会尽快筹备资金的。”
    谈完正事,接下来气氛就轻松多了。
    三人谈古论今。
    殷启既有后世的知识储备,又有封神殷启的文学修养,因此侃侃而谈完全不落下方,甚至因为各种独到的见解,引得鲁迅和陶成章敬佩不已。
    时间流逝,转眼间就到了傍晚。
    看着窗外的夕阳,殷启想到晚上还有正事,就拱手说道:“陶兄,周兄,晚上还有些事情,我得回去了。你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派人去殷府找我。”
    “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呵呵,我本来是出来买书的,现在只能等明天了。”
    “好,那我们来日再会!”
    ……
    回到殷家时,太阳正好落山。
    此时,府前已经准备好了软娇子,还有十几个护卫,殷成涛正好从府中走了出来,身后一左一右地跟着殷轩和陈师傅俩人。
    在看到殷启时,殷成涛眼中也闪过震惊之色。
    他一直听殷轩说这二儿子已经脱胎换骨,完全是变了个人,他原本还以为只是夸大之事,如今看来是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