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第216章 216我为什么要做百官口中的明君呢?

第216章 216我为什么要做百官口中的明君呢?

白银拿出去,但到了最终他并不是大哥。
    反倒是投奔他的宋江,借着柴大官人的场子,对待武松付出的不过是“热情”和“尊重”,搞得武松对他感恩戴德,还要认他当大哥。
    朱标这姿态相比于目前自大的朱元璋摆的确实低,容易让人感到亲切。
    “好好好。”
    朱标脸上带着笑容:“你这说的不错,至于奖赏的话,就按照一条被采纳的给与一贯宝钞。”
    “嗯。”
    王布犁轻微颔首,吏员的收入并不高。
    些许蝇头小利就能满足他们,更何况还是来自太子的蝇头小利。
    “此事最好在邸报上把所有人的名字都写上,传达天下。
    若是再有下一次有奖征集,太子殿下必然会重点向另外没有征集的府县进行征集。”
    王布犁这也是给其余府县的吏员画个饼,至少太子殿下是惦记你们的。
    朱标思考了一会,深以为然,随即又笑道:
    “依我之见,这邸报莫不如也用活字印刷,如此一来,才能更加节省,通过驿站也能传递到各个县衙,叫天下人都知道为大明办好差事的妙用。”
    “太子哥也学会省钱了。”
    “还是咱妹夫主意多。”
    朱标哈哈大笑了一会,又同王布犁说父皇对于考成法也是极为满意的,只不过现在想着更加完善。
    对于朱元璋的执政手腕,王布犁觉得还真没有“摄相”张居正强呢。
    他是真的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想要给大明改一改积重难返的情况。
    考成法在实行以后,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要一点是明朝的财政收入的增加。
    由于考成法对地方官在财政方面的要求也很严格,特别是税收一项。
    万历五年政府的收入比隆庆年间多出三分之一,大明中期以来的财政危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要知道隆庆开关后,大批银子涌进来,朝廷也没少收税。
    张居正把不少本该交给朝廷的赋税,结果被官吏给昧下的,全都收回来了。
    太祖立国,适元法度废弛。
    故专用重典以肃天下,而人皆帖服。
    今承平二百余年,士大夫一切行姑息之政,而祖宗之法已遗忘。
    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时雷厉风行,对官员不留情面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
    尤其张居正节对于官府的常日所费之帑限制甚苛,赶上朱元璋了。
    即使他自己的生活非常奢侈,但并不妨碍张首辅对别人严格。
    如此行径填补了国家的亏空,也给万历存来一大笔银子,供应他后来的万历三大征的花费。
    当然了,张居正在推行新政时,有人夸耀,但同时得罪了许多人,包括明神宗。
    等他噶了,新政所推行的措施就都被一一的废除了。
    其中自然包括考成法在内。
    张居正生前的荣誉被剥夺殆尽,十年的改革毁于一旦。
    自此以后,大明的文官考核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
    虽然在天启崇祯年间有人提出要恢复考成法,然而为时已晚,大明王朝之积重早已难返,挽救之法全无了。
    老朱目前的情况是有些油盐不进的。
    当他坐上皇帝的宝座后,就有些与打天下时候的自己“割裂开来”了。
    所以让王布犁觉得他明明是一个挺有主见的人,没成想当了皇帝后更有主见了,也容不下别人的意见了!
    王布犁听着朱元璋还要给张居正的考成法再提提意见,加进去自己修改的内容,只能撇撇嘴。
    果然。
    当上领导的人,都好这个!
    “太子哥,这里也没有外人,你觉得臣子是做什么用的?”
    朱标仔细思考了一会,才把臣子的用处都说出来了。
    “有一个重点的内容伱没有说,或者是没有感觉到,但是陛下却是感觉到了。”王布犁挥舞着蒲扇悠悠的坐下来,他拿起毛笔写了几个字:
    “防止皇权的滥用。”
    待到朱标看完之后,王布犁才把这张纸涂抹干净,又撕碎了。
    朱标瞪大眼睛,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臣子还有这个作用。
    “三省六部制也是用来巩固皇权的,只不过到了元代取消了门下省,又把尚书省的归到中书省,成为一省执政的局面,然后皇权与相权的冲突,直接摧毁了官僚体系。
    当然我不是说现在。”
    王布犁先给自己叠了个甲:“我想起来宋太宗讨厌中书的政权太重,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为了分权而添置衙门,其实是夺相权归之于皇帝。
    皇帝的诏令照规矩是必须经过中书门下,才算合法,不过现在大明也没有什么中书省了。”
    朱元璋把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
    朱标把手指放在嘴边,示意王布犁别往下说。
    父皇想要利用胡惟庸废掉中书省的事,目前就他们父子两个人知道,再往下聊,朱标怕王布犁真的能说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