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亲情是十分看重的,主要得意于他幼年时悲惨的经历。
而且对于子孙的性命很是看重,尽管他后期放养的儿子们有拟人事情发生,那也多是写信呵斥,连打都不打一顿,最严重的惩罚就是给他们上一个恶谥。
等朱元璋死了,代王岁数大了还带着几个不肖子,窄衣秃帽,游行市中,袖中藏着锤斧,看谁不顺眼给谁一斧子,干些犯法害理的勾当。
伊王封在洛阳,年少失教,喜欢使棒弄刀,不肯待在宫里,成天挟弹露剑,怒马驰逐郊外,百姓逃避不及的被其亲手斫击,毫无顾忌。
他又喜欢把平民男女剥得精光,看着人家的窘样,高兴的发笑。
当然了,这些人的行径,皇帝也多是下旨训斥一番,下狱是不可能的。
他更看好自己姐姐生的儿子常升,今后要好好把他带在军中历练。
双方始终都没有放弃同对方的戒备之心,相比于朱元璋,王布犁还是处于劣势当中的。
“岳父现如今已经有二十四个儿女,依照岳父这般刀剑里滚出来的身体,再生二十四个也不为过吧?”
终于等他到了门前,平安连忙道:
“好好好。”
倒是朱标有些奇怪,王布犁到底说了什么话。
这种事难免就会真的发生了。
主要是李善长不相信自己儿子能玩的过王布犁的心眼。
奈何常茂认为自己圣眷破重,对于他所作所为丝毫没有什么悔改之心,反而变本加厉。
顺着蓝玉的目光,王布犁望过去:“我不认识他啊。”
朱元璋随即放下手中的筷子,开口道:“今天大喜的日子,咱想要颁布一件事,你给咱思索思索。”
若是将来百姓能用自己手中的宝钞跟朝廷换铜钱,那宝钞的价格指定更稳,不会轻易下跌。
一时间竟然稳住了民间宝钞价值下跌的趋势。
“无妨,咱年轻时候的寿诞连饭都吃不上。
“额。”
他定下了诸王、公主年俸。
“哈哈哈。”
诸如勋贵们,也就是魏国公徐达一家,郑国公常茂一家,永平侯谢成、韩国公李善长等。
“你笑什么?”
就这,李祺才算勉为其难的答应他爹,一定不会故意找话茬免得被人记恨恶了双方关系之类的话。
这次进宫也是告诫他,现在都是新驸马受欢迎。
朱明秀美滋滋的请父皇下刀。
朱元璋虽然早就知道这玩意,但也是第一次见,同样眼前一亮。
公主也就少生点,算作生五个孩子吧。
至少现如今县衙的衙役们还没有整出什么踢斗淋尖的操作,老朱可是会杀人的。
当爹的也没回答,有些人天生就适合混官场。
老当益壮的朱元璋今后的子女数量还会继续增加的。
一个恨不得天天不休息,一个劲工作的皇帝,怎么可能有闲情逸致去暗中调查知县是不是专心干活?
只有六部首脑,丞相以及再京的勋贵们一同进入皇宫给老朱拜寿。
然后待到岳父的不到七百个孙儿孙女继续生孩子。
至少他爹活着的时候,老三晋王心里纵然有太多想法,但也是不敢扎刺的。
“你娘的。”
他们兄弟俩对王布犁的观感很好,毕竟大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
可蓝玉也没反驳,等常茂惹出祸患来,自然是由他亲外甥常升上位继承爵位。
倒是李贞瞧着王布犁的面相笑道:“这小子倒是长得不赖嘞,秀儿是个有福气的。”
千秋万代这个词,从王布犁嘴里说出来,朱元璋都不相信。
至少安定下来的百姓生活是有些好转,并没有陷入困苦当中,尤其是今年皇帝在收税上还给出了不少的优惠。
唯独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标不以为意,他们母子二人明白朱元璋的意思,那就是给王布犁站台。
怎么就没有人把眼光往海外瞧一瞧呢。
皇帝给你脸你都不接着,那你怕是有点狂妄咧!
当王布犁堂而皇之的坐在朱元璋身边后,其实许多人还是心生嫉妒的。
待到王布犁露面之后,各处打量的眼光全都射过来。
朱元璋也不说虚的,直接开席。
但朱元璋却是认为自己是处于劣势当中。
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
她对于王布犁的表现也是颇为满意的,首先是不认生,也不会因为旁人的注视就焦躁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事。
公主已受封,赐庄田一所,每年收粮一千五百石,并给钞二千贯。
李景隆笑了两声之后又闭嘴,他其实对于自家爷爷的看面相的说此一丁点都不相信。
这位新驸马出手可一丁点都不阔绰啊!
王布犁背着布包,熟门熟路的奔着马皇后的宫殿去。
蓝玉嘴角上挑,他就喜欢王布犁这股子自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