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一直都觉得他爹对于贪官污吏的处罚过重,上去就剥皮萱草的。
可在仙境当中看到这些贪官被迫能交出如此多的银子,简直是触目惊心。
他们就算是当一品高官,从一岁开始到一百岁,一分钱都不花,他们也挣不到这么多的钱!
那些白花花的金银哪里来的?
都不用多想,他们全都是大明的蛀虫!
眼前的画面一下子就让朱标,颠覆了自己的认知。
他一直都想要当个仁君,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宽宏。
天下也会因为仁君而得到大治。
在宋濂等人多年的教导下,要靠着士大夫治理天下,对他们好点,朱标内心是认同这个观点的。
所以在接触政务之后,便时不时的同他爹暴躁的执政理念有所不同,能给犯错的官员求情就求一下。
万一他们今后也能改正呢?
皇家虽然富有天下,但总归地方上还需要他们去当官,为天子治理百姓。
空印案就是有如此的背景下发生的。
为什么你有没有想过?”
朱标以前还觉得份外可惜,没必要让人不说话的。
“不过咱觉得李自成没有好军师,要不然不会办出如此激进之事。”
宽待读书人的口子一开,今后他们会孜孜不倦的开更多的口子,直到出现明末的那种情况也不会停下来。
有些话在这里说,他们父子可以不用担心被其余人听到从而泄密。
“爹,你说的过于绝对了,好官是有的。”
“对对对,咱从来不怀疑有好官,只不过太少了。”
家里有点势力的才供得起读书这件事,读书是要脱产的。
然后叶伯巨还是被朱元璋给下令活活饿死。
读得起书的,能有几个泥腿子呢?
父子俩说着话,瞧着王布犁撑着板子,在海边浪头冲锋啧啧称奇。
一旦对于他们过于苛刻,就会让他们出现逆反心理,谁还肯为大明尽忠职守?
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嫩了。
就算是想要批量杀人,那也得等到合适的时机。
但如今仔细想来,父皇到底是经历过许多大事的,是有先见之明的。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这小子玩的就是刺激啊!
倒是让他们父子放心,看样子让王布犁成亲后,精力分散了许多,并没有继续同仙女敦伦。
平日里老师们所讲的都是美好的,他们把美好的对立面给隐藏起来了。
而脱产读书对于农民的压力可太大了。
老师们所讲的多是国家强大的时候,出现一个仁君倒也无伤大雅。
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谏言,朱元璋当时没看完就想要拉弓亲自射杀他,被朱标劝住了先关进牢里。
即使他们经历过元末战争,可大多数人也能保全自己,延续到下一個朝代。
当时叶伯巨上万言书劝谏朱元璋减免酷刑,宽待读书人,读书人当了官之后,动不动就陷入法网,要么就直接被杀,谴责老朱这个泥腿子皇帝不拿人才当人才,全都当成劈柴用。
但目前又没有寻到可以代替他们的群体,总得有人为他们老朱家在地方上治理百姓啊!
“这些贪官千辛万苦积累的家财被吐出来,指定是不甘心的,被他们抓到机会指定要搞事的,尤其是地方上还有不少这类人,李自成的操作有点盲目自信了。”
就如同他爹一样,被元朝册封后,就真的会甘心继续当元朝的顺民吗?
朱元璋捏着胡须赞许道:“不错,他们如此削尖了脑袋进入反贼的阵营当中,总不能是为了治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吧?”
“标儿啊,你仔细看看这群人的丑陋模样,就算咱杀了许多官,可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扑上来当官的。
朱元璋对比他自己的行为,一直都小心谨慎做事,才能取得今天的成果。
待到他执政后一定要广开言路。
要不然外敌来犯,你不仅要对付他们,还得时刻对内进行镇压,更加容易出错。
错的过于离谱。
一切前提都得在你掌控力更强,势力稳固之时再做。
可明末如此情况,朱标只觉得自己错了。
对于前代王朝末年,老师们也多是说皇帝要如何如何做就能避免,皇帝除去一些贪官污吏,统治就能继续延续下去。
朱元璋把自己的分析教给儿子,这也是难得的教育空间。
可他也是从泥腿子爬起来了,对于文官集团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
“为了自己的富贵。”
毕竟知道的秘密太多了,哪天不小心说漏了,还得灭口,稍显麻烦。
父皇手底下的将士们也不会答应的。
朱标仔细一想,他们的话过于片面!
待到回顾现实后,朱标觉得自己这次遭到的教育直冲内心。
触目惊心的画面,可要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