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悲痛早就随着他的成功而烟消云散了。
更何况这么多年过去,该伤心的时候早就伤心过了。
大部分感到深夜emo,还是因为你没达到自己设想的那种成功!
等你账户里躺着冰冷的四十个小目标后,大抵也没有什么不开心了。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还追封了他的祖先也当了皇帝。
这种事他的祖先到死都没用过这种想法,结果子孙后代真争气,出了个朱元璋这么一个人物。
可谓是光宗耀祖!
“你说的对。”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胡惟庸明显不可置信的眼神抬头向上望去。
陛下如此偏爱王布犁吗?
这也太骄纵他了吧!
天子这种凄苦的童年是能随便拿出来揶揄的吗?
王布犁只是微微拱手,他可没什么本事教导朱元璋。
这么多年摸爬滚打的老朱有着自己的一套清醒的认知,谁也别想轻易改变他。
除非出现那种超自然现象。
但那种情况,王布犁根本就不会去想,咋可能发生咧。
那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但今天这件事也算是个事故,朕是担心百姓今后会学坏了。
每天都会磨蹭干活,一旦要让他们养成坏习惯,还能把活干利索了吗?”
尽管干土木这么多年,但王布犁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顶多是极个别的工人过年不想回去,想要趁着这个日子多挣几天钱。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嘛。
但是大明这群百姓不同,他们可以说是生在动乱年代,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让自己的日子变好一些,就不想放手了。
他们害怕失去这种机会!
人人都有想要过上好日子的进取心。
但王布犁也没法说,你朱重八当年也不过是想要加入起义军混口饭吃,可随着进取心的上涨,还不是想要当天下之主?
故而王布犁只是点头,说回去会结合实际同薛尚书等人详细聊聊。
先制定出一个工地管理办法出来,因地制宜,避免再有这种情况发生。
朱元璋对王布犁的这番话表示满意,便也不再纠缠他以前的问题,嘴上夸奖道:
“先前朕还觉得伱这是肆意浪费咱大明的钱财。
但从今日的效果看来,适当的给他们工钱,会提高百姓的积极性,也是一件可取的办法。
只是朕再担忧他们的胃口会变得越来越大,朝廷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工程去让他们干。
最重要的是没法仔惠及天下人。”
朱元璋不愿意只当淮西集团的皇帝,所以他目前也不沾起家团队的利益,而是想要当天下人的皇帝。
故而考虑事情的时候不能只惠及某一个地方。
那是无法长久成为天下之主的。
“工程慢慢寻找,总归是多的。”王布犁轻声道:
“至少修桥补路挖水井这些活,各地也都能做。
只不过需要慢慢规划,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听了王布犁的想法,朱元璋又感觉有一大堆活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上次谋划驿道就让他一直都没有停下歇息的脚步。
现如今王布犁所言也有一点道理,至少修缮黄河水道就是一个大工程。
但是因为元朝的前车之鉴,朱元璋也不想启动这个大工程。
先干好京杭大运河就算是成功了!
今后还得加强对云南,西北,西南,辽东多地的控制,修建道路以及城池也是很多活可以干!
朱元璋心中渐渐有了底气。
最重要的是他从这件事里发现了王布犁曾经说过的经济。
朝廷给他下发一笔钱,他去干工程,通过购买各种物资把钱花出去。
朱元璋暗中差遣检校去盯着宝钞的兑换价格,出奇的是没有什么变化,很稳定。
明天再给百姓发一笔工资,百姓手里有钱也会花出去买东西。
如此一来回,那被需要的物资就会变多,卖出去的东西多了。
朝廷收税也就变多了!
不紧紧是双赢,而是赢麻了。
朱元璋内心是满意的,这种法子好啊,稍微比让他们自带干粮白干活好上许多。
至少朱元璋经常听到汇报,说那些干活的人都在说皇帝仁义。
议论着陛下就是从咱们这样穷苦人走出去的,当然会心疼咱们这些穷苦人之类的话。
然后咱们不能辜负皇恩,一定要把活给干好了。
对于这样的好名声,朱元璋是认可的。
当然了,朱元璋嘴上依旧说着朕真的不爱虚名之类的话。
完全是百姓自发夸耀的!
可不是你们这帮文人给咱胡乱记载吹捧的。
更何况文臣武将的吹捧,朱元璋都听的腻味了。
百姓的吹捧恰达好处的搔到了他的心里。
朱元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