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第332章 332快去把王布犁请来

第332章 332快去把王布犁请来

机作乱。
    我们主动点燃导火索,总比被动的接受他们过阵子养精蓄锐之后再突袭我大明,要好上许多。
    番人记吃不记打,定然不会轻易臣服,就得狠狠的收拾他们几次才行。”
    “善。”
    朱元璋很喜欢王布犁这个操作。
    大明并没有搞什么骚操作,只是把宁河王身死的消息传播过去,总比他们被动知道强上许多。
    如此一来,就能缴获更多的牛羊,用来填补边军的生产。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明边军慢慢安稳下来,不至于总是出现逃兵事件。
    大明史官在一旁记载。
    洪武十年,帝问计于群臣,屯军耕种缺牛之事,众皆不知。
    唯有皇四子燕王大吼,吾有一计,计若成则能改大明缺牛之状。
    众人闻听此言,皆是称善。
    吾大明出兵向来师出有名,群臣皆无法。
    帝见群臣无主,速召嫡长女婿王布犁进宫商议此事。
    布犁言番人皆记吃不记打,只需把宁河王班师病逝消息主动告知他们即可。
    帝曰善,皆从之。
    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朱元璋安排沐英去做这件事。
    反正大军班师,也留了不少人在陕西等地。
    准备一二再继续出兵,那也不耽误。
    徐达是觉得王布犁这小子天生适合干“吹捧”的脏活去。
    本来没什么关联的事情,硬生生让他给强行联系在一起。
    西北番人那些不找脑子的,迟早都得被他给玩死。
    纵然是史官在一旁记录,那也说不出王布犁一句不好的话来。
    因为他说的都是实话。
    除非大明接下来打了败仗。
    史官才会大书特书一番,最后再把锅分给王布犁一些。
    就如同邓愈这次出征,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又是扩地又是俘获许多,可史官也就是不足三行话就完事了。
    至于朱棣也觉得王布犁这主意是真的好。
    娘的。
    不愧是咱的军师,他想半天都没想出来的主意。
    一下子就让他给破解了。
    丝毫没有什么压力。
    不过咱还是有些怪他吃独食。
    不知道叫好兄弟也去见见世面!
    这个议题过后,众人继续说着屯田的事。
    有关屯田的事情,王布犁也是坐在一旁听着。
    奇了怪了。
    朱元璋他竟然会在这里,反思有关屯田制度的不合理处。
    王布犁偷偷瞥了坐在高台上的朱元璋,这老小子别他妈的是被什么人夺舍了吧?
    再看看。
    毕竟军屯这件事,一直都是老朱的得意之作。
    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他很难低头承认自己有过错的。
    “驸马,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王布犁顿了一会,才开口道:
    “既然陛下每次赏赐士卒都要考虑有家小的,莫不如朝廷就主动花费钱财帮助他们一家团聚,也免得两地分居的苦楚。
    如此一来好处多多,不仅能让他们再北方扎根,就算是将来蒙古人入侵,他们也能更加激发出保护家小,而不是直接逃回老家。
    全家在卫,难免与本卫或附近居民发生婚姻关系,既有姻亲在彼,更容易加固其彻底在卫定居的信念。
    大量军士及其家属的存在,必然产生商品交换的要求。
    谙于此道的商人很快追寻着卫所军士的足迹而来,北方有了商业流通,也会慢慢繁华起来。
    若是朝廷在北方的商税稍微扣减一二,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商贾去北方经商,那就会越发的繁华。”
    其实朱元璋一直都同意他们带着家人过去,只不过花费不是朝廷出钱。
    因为明初以重典,充军刑法使用非常频繁。
    现在听了王布犁的建议,又是要花钱,朱元璋就有些小家子气了。
    其实他在花钱这方面上,一直都小家子气,总想着免费不花钱。
    所以现在王布犁花钱花钱,总是惹得朱元璋心里是不乐意的。
    大明哪有那么多钱可花啊?
    朱元璋一直都秉承着要打劫富户,一般罚没充军的都是一人犯错,全家都迁徙,因为老朱把他家都给抄了。
    想留在本乡讨生活几乎没可能。
    “胡惟庸。”
    朱元璋喊了一声:“你算一算若是把士卒的家眷都给迁徙到各自的驻地去,需要花费多少钱?
    最为重要的是把这群家小都迁徙过去,他们要靠什么生活?”
    胡惟庸一想就是天子不想接王布犁的话茬,就把难题给踢过来了。
    他稍微思考了一会道:“陛下,大都督府才负责有关士卒的各种事情,没有大都督府提供的数据,我提出来的花费,也只能是拍脑袋一想,属于空中阁楼。”
    徐达捏着胡须,只能说还得回去查阅文书。
    若是贸然迁徙北方那些贫瘠的土地是很难养活这么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