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 > 第六百七十章 不见棺材不信邪

第六百七十章 不见棺材不信邪

    “怎么会?”
    平地一声惊雷,秦捡根本想都没想到,他迅速起身跟着来的人又去了上面。
    “秦叔。”
    留在洞口守着的村民,看见秦捡过来,紧绷的情绪一松,急忙指着外面说:“秦叔,您看,这雾气刚才还是薄薄的,现在比刚才浓多了!”
    秦捡抬手安抚:“没事,没事,我来看看。”
    “好,您可小心着些。”
    秦捡拉了拉冬帽,从里面走出,神情颇为小心地观察着外面这突然骤起的大雾。
    这次不止是秦捡一个人上来,担心他一个人冒险,后面也跟上来好几个人。
    他们见秦捡走进雾中还好,便也纷纷从里面走了出来,陪在秦捡身边。
    “秦叔,这山里怎么会突然起这么大的雾?”有人观察了一圈,很是费解。
    秦捡点头,“是啊,夜生浓雾,不是好现象。”
    大家闻言,一下子都紧张起来。
    “那会不会有什么意外?”
    “嘘,你别干扰秦叔做事。”
    以秦捡如今在村子里的威望,不论年长还是年轻的人,都不敢在他面前太放肆。
    刚才一时情急才会没注意口气,经过同伴提醒,大家一下子就闭上了嘴,不再轻易打扰秦捡想事。
    虽然都知道秦捡为人和和气气的,不会计较,但心里都知道秦捡与村中其他长辈都不一样。
    秦捡环顾四周,并没有在这一片弥天大雾之中,发现什么蹊跷的迹象,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这才警报解除,转过身来招呼他们先回山洞里避寒。
    浓雾裹着冬日里的寒气,在这漆黑的山林里,实在不是一个让人能心情放松的环境。
    秦捡进来掸了掸身上的寒气,衣服上有淡淡的雾湿气。
    他还特意留心捻了捻指尖。
    的确是普通的雾气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回神站在山洞口,望着将整个洞口全部都遮蔽上的浓雾,沉思良久。
    暗自推卦,平平淡淡无甚风浪。
    秦捡皱眉,心里不禁纳闷,这就奇怪了,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起了这么大的浓雾,而且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雾起的十分怪异,也并无什么凶恶之兆。
    很是让人琢磨不透。
    突然,山洞里传来轰隆一声响,把大家吓了一大跳!
    那响声没想象的大,但在山洞之中赫然响起,轰隆隆地一阵回音从远传来,还是不免将躲避在这山中破庙下面的村民们惊了好大一跳。
    很快,身体自如的几个人,就惊慌失措地从下面冲了上来。
    “秦叔!秦叔!不好了,下面有响!您快下去看看吧,是不是哪里有古怪啊!”
    秦捡无奈,最后看了一眼洞外的浓雾,复又转身回去。
    然而,就在他即将走下地下通道时,踩下石阶的脚,顿了一下,又收了回来。
    不小心跟身后的年轻人撞了下,后者急忙扶住他。
    “秦叔您小心。”
    “好好,来,让我过去瞧瞧。”秦捡连连应声,顺便轻轻拨开一条路,好让自己能够过去,仔细看看刚刚惊鸿一瞥时撞见的“意外”。
    本县流传下来的古籍中,曾有所记载,山中古时曾有豪绅暗中修建庙宇,只是这事只在乡野传闻之中记载,但官民从未见到过豪绅所修庙宇在何地。
    起初传闻沸沸扬扬,但几年过去,豪绅家莫名败落,家财已无力继续修建,此事渐渐就消失在长山本地的历史之中。
    一直到三百年后,那时战乱连年,许多人被迫离开家乡,遁入山林深处,一代一代躲避在人烟罕至的地方,休养生息。
    任山下王权更迭,朝代更替,活在山里的人,几代之后,也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有人喜欢侍奉土地过太平日子,便聚在一起,挑选山里合适的地方伐木盖房,日夜耕种,过起普通日子。
    有些人,则在长久的山林生活中,总结出了一套安全的生活方式,对大山生出好奇和喜爱,开始聚在一起,探索大山深处。
    大家彼此各安其事,又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几十年后,突然在某一天,山民们突然发现大山深处的山谷中,突然架起了一座七彩霓虹,而且还闪着让人绚烂的光芒。
    奇异的景色,令很多人趋之若鹜。
    于是经过所有人三天三夜的讨论,终于决定凑出一队身体好身后矫健的山民,带上充足的干粮和武器,进山去瞧瞧。
    这些人带着全山村的希望,直扑大山深处腹地。
    他们一去半个月,从此再未回来。
    仅那一次,山里人元气大伤,再不提进山去冒险的事了。
    此后,所有经过此事的长辈,严令警告山里的村中小辈们,严禁去禁地打扰山神。
    他们都认为,那道斑斓闪闪发光的,是山神回家的虹桥。
    山神回府,喜静不喜闹。
    就像如今长山脚下的这个小村子,村中的长辈们,也是严令禁止村子里的年轻人,不要不把村中老人口里的禁忌,当耳旁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