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会顺利完成突破。
但是对此,苏瑜还是不太满意。
因为即使这室温超导芯片突破了,它也只是技术上的突破,只是性能提升了、散热问题解决了,并没有实际性的突破,这只不过是之前算“1+1=2”,现在这室温超导芯片能算“2+2=4”罢了。
“咦~”
而当苏瑜叹了一口气,准备收收资料下班的时候,他突然在《合作院校投稿文章待审目录》里看到了一篇不起眼的投稿论文。
苏瑜蛮有兴趣地翻开了这篇论文,在他没有灵感的时候,他总是看到什么就读什么的。
而这篇论文里介绍了一个专为高效执行转换器而设计的 slh加速器优化。
关键是,论文中所提出的加速器实现了每向量缩放量化,它为每个元素向量采用独立的缩放因子,这样的话,就能实现备受争议的苏瑜算法的融合运算了。
苏瑜对这篇论文提起了兴趣,虽然这篇论文一看就不怎么严谨、漏洞百出,一看就能看出作者就是一个“小白”。
但是这篇论文中,作者天马行空的、甚至是无法证明的大胆想法,吸引了苏瑜。
苏瑜重新坐下,拿起了笔,开始认真的阅读这篇论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