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理、材料发电影响因素、介绍了水果糖实验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最后介绍了自发电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苏瑜的这篇综述很简短,但是他在综述最后一部分——“自发电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的写作,震惊了世界。
在这部分,苏瑜提出了该领域的若干未来发展方向。
包括开发新型发电材料、发展更精准的纳米表征手段、研究应力能量转化的协同作用、材料表面处理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流动状态与空气动力的关系、减缓化学与力学劣化的有效措施、开发无损检测技术和利用人工智能预测发电速率等方向。
这就是一篇格式很合理的综述,但是这篇综述的作者是苏瑜,这是代表了苏瑜对可发电材料未来的看法,而苏瑜在综述里,明确表示了该材料不仅仅能用在可发电的手机屏幕上,还能用在其他领域。
这是怎么回事?
之前不是全网都在说,苏瑜手里的、第二个可发电项目失败了嘛?
而紧接着,这一期的《science(科学)》的第二篇文章刊登了苏瑜和黄文斌教授共同“第一作者”的,一篇名为《忽变参数在syit中传导效果浅析》。
这篇论文研究的内容,正是饕鬄实验室里,苏瑜一眼就指出的、被黄文斌教授称作“重大发现”的内容!
这篇“浅析”,以很浅的深度,说出了现阶段各个实验室在研究自发电材料时遇到了困难,更合适很浅很浅的说了饕鬄实验室如何在苏瑜的指导下,突破了这种困难!
当其他实验室读到了这篇论文,就像是隔着衣服挠痒痒一样,对就是这里,就是这里痒,可是你隔着衣服轻挠,让我更痒啊!
一篇名为《自发电材料科研综述》的综述,加上这篇名为《忽变参数在syit中传导效果浅析》的论文,这向全世界宣布:苏瑜主持的饕鬄实验室的自发电无人机项目已经突破了。
而实际上,饕鬄公司不但已经突破了,而且已经投产了,饕鬄公司的工厂已经开始了3*8,24小时的轮班倒,开始加班加点生产库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