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51章 地位变化

第151章 地位变化

我带你们出城去玩。”贾琏许诺的话张嘴就来,能不能兑现不管了。
    孙化贞有直接上奏,不需要经过内阁的权利。但这位老先生上任两江之后的第一份奏折,却走的是正常的流程,没有直奏君前。
    一个国家的多有问题,从表象上看都是经济问题,再深一点,则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最终的本质落在制度和意识形态上。
    贾琏回头看一眼院子门口,宝玉正气呼呼的要往里闯,司琪张开双臂拦着不让。
    “微臣不了解孙相为人,不敢妄言。”
    晚一点,贾赦来到荣禧堂,向老太太汇报王家之行的结果,提到王家人的态度时,贾赦忍不住扫了王夫人一眼。还没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的王夫人,耷拉着脑袋情绪不高。
    “竖子,为何一言不发?”贾赦又端了起来,贾琏这才笑了笑:“我还是习惯父亲这个样子,王家人态度的变化,想必父亲体会最深。”
    对于王子腾的安排,却没有在报纸上出现半个字,只是在高层之间流传。
    “今日去见了亲家,王家那边专门派人回金陵老家处置那些不懂事的族人,你那岳丈告诉我,当日的管事被打断腿,若干族人被禁足一到三年不等。痛快,真是痛快!”
    “如你为孙相,如何推进两江之事?”
    至于后果,不得而知。
    “不是说天下财富是有定数的么?”承辉帝惊讶的反问一句,毕竟认知紊乱了。
    正因为如此,贾赦才反应过来,今日王家人的态度,格外的令人畅快!
    赖大面对贾敏的交代,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毕竟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大房躲在东跨院,有些事情还要求着大管家,那时候的赖大一心讨好贾母和二房。如今的局面,赖大只能求神拜佛,保佑贾琏忘记以前稍显怠慢的事情。
    陪几个妹妹呆了半天,一起用的午饭,贾琏才被匆匆找来的贾蓉叫出来。
    两个下人听了上前拉开司琪之前,还特意告罪一声:“司琪姑娘,对不住了。”
    工部在历朝历代,那都是干活的人。埋头干活的人,在朝廷里头,想出头太难了。
    上书房观政一个月过的很快,对于贾琏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从整个大周帝国的角度看问题。从皇帝和阁臣的角度看问题,任何决策,真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至于说到制度,贾琏反而觉得没那么重要。只要发展了生产力,就一定会有相关的利益方去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如同皇帝的正统性,自有大儒出来为皇权辩经。
    本次内阁会议中派遣使团的消息,次日便出现在《京师民生报》上,第一手消息带来的是巨大的销量,并很快在京师引起热议。
    准备期间有大把油水可捞的事情,自然是不用提了,主要是有面子,非常的有面子。
    朝廷科举取士,科举造就了士绅这个阶层。士绅阶层反过来侵蚀朝廷的根基。
    看完这份奏折后,贾琏叹息一声,最后一班岗你给我整这个?
    这个变化从何而起呢?贾赦回去想了好一会才想明白,从贾琏上书房行走开始。仔细算算时间,贾琏上书房行走不过二十日,王家派人回金陵,来回不知道要跑死几匹马呢。
    说到这里的贾琏停下了,承辉帝沉默了一会才道:“你的心思,朕知道了!”
    承辉帝不认为贾琏在装,是真的想去先去工部观政,哪怕给人留下一个印象也无所谓。
    凡事有利则有弊,八股取士禁锢思想,导致生产力停滞不前,这就不是皇权考虑的范围了。皇帝要的就是好政权稳固,其他的先放一边再说。在没有外力的威胁之下,当权者是不会主动进行改变的。因为不变,意味着利益不变,改变,这会有利益丢失的风险。
    奏折上有张廷恩和孔照先后画的两个红圈,表示已经看过,没有附上相关意见。
    “站住!”贾琏不紧不慢的开口,宝玉站住,却不敢回头,也不敢跑。
    宝玉兴冲冲的跑进来,刚进院子门就站住了,眼睛瞪圆,嘴巴微微张开,却不敢发声。
    有些文人叫嚣着要复古,要三代之治。
    “二叔,我爹终于走了。”贾蓉一脸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嗯,早先你说几天就走的,怎么拖到现在?”贾琏真不是随口问的,而是真关心。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