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结盟定,踏征程

第一百七十三章 结盟定,踏征程


    赵旻虽然鄙夷曹笔袋,但他自己越来越像特大号笔袋先生。
    汉末不是晚唐,此时儒学虽即将进入十字路口,却依然兴盛。
    而且,汉末当家者是士族,不是晚唐那种粗鄙武夫。
    所以,赵旻借亚圣之理论为自己奉行的扶汉义举做背书,极易引发汉末士族共鸣。
    在这1点上,他与奉行商(公孙鞅,即卫鞅)、申(申子申不害)之法术(法家法术势理论)的曹操迥异。
    虽然赵旻也将提倡依法治国,但赵旻深知,还是要以仁义为本,以法律为依据,方可奉行依法治国。
    这毕竟是儒家治天下、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
    言归正传。
    赵旻言罢作揖。
    *&,
    张纮和张昭果然都颔首不已。
    “卫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当以袁本初为戒!”
    这场不是舌战却胜似舌战的辩论,以特大笔袋赵旻大获全胜而告终。
    虽然如今这场面,远不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时那般壮观激昂,但赵旻指桑骂槐的意思同样显而易见。
    张纮向孙策躬身作揖。
    “主公,既如此,我等当早做打算为善!”
    孙策等的就是这句话。
    于是他颔首后正色道:“子衡,子义,你2人率3艘斗舰、2百艘艨艟、8千兵卒,屯驻于秣陵渡口,防备刘元颖水军起碇!明日开拔!”
    前文提过,碇就是这时代的石锚。
    “诺!”
    吕范和太史慈躬身抱拳领命。
    “公瑾,幼平!你2人率两千骑兵、3千步卒、3千弓手,随卫将军启程,屯驻于江都渡口,防备刘元颖夜袭登岸!”
    周瑜和周泰领命。
    “德谋,义公,公覆,3位将军率十艘斗舰、6百艘艨艟,屯驻于丹徒渡口,若刘元颖来袭,于其舰队之后急攻!”
    江东3老轰然应诺。
    “君理,我之本营,便由你负责!邓当、公奕(蒋钦)、元代(董袭)、子烈(陈武)及公苗(贺齐)协助君理,你等职责重大,万万不容有失!”
    朱治等人轰然应诺。
    最后,孙策向赵旻抱拳正色道。
    “从文,若有可能,我需你再助袁本初1臂之力,击溃曹孟德之大军!”
    赵旻哑然失笑。
    他摇头道:“兄长此言差矣!袁绍、曹操皆汉贼也,我决不与任何1方合污!兄长但请放心,我必助兄长夺下9江郡!”
    他心道:夺合肥而已,何需如此大费周折?再者说来,有老子在,你孙策休想北进半步!
    助你攻下9江郡,老子便足以还你今日这份人情。
    你老老实实平定山越、夺人口便罢,你若敢造次,休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你欲效仿南北朝?呵呵,你想多了!老子要的是大1统!
    腹黑男暗戳戳腹诽,表面上却笑吟吟抱拳。
    “兄长,良辰将至,我等同去如何?”
    结盟祭天仪式极为繁冗,祭献太牢,也就是3牲,孙策赵旻同时宣读盟约、焚烧盟约让苍天做见证后,赵旻和孙策的结盟就此达成。
    十年之内,双方将守望相助,誓不攻伐。
    享过结盟宴后,赵旻向孙策抱拳。
    ^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兄长,我须安排元龙兄调兵,明日再折返。”
    《3国志卷十5·魏书十5·刘司马梁张温贾传》,是刘馥、司马朗(司马懿大兄司马伯达)、梁习(本书已登场,号称政绩第1)、张既(官渡后将登场)、温恢(西晋名士温羡爷爷)和贾逵(弑曹髦之西晋开国功臣贾充老爹)的合传。
    通过云某括号中的备注,诸位大大是否产生了1个疑问?
    刘馥刘元颖,在这群父凭子贵者之中,凭什么排到卷首?
    云某也有同问,所以查阅了文献,并将其归纳为两个原因:
    其1是刘馥与曹操关系密切,其2是刘馥子孙在魏晋占据显赫地位,因此陈寿先生修史时,不得不稍加美化。
    纪传体史书的修撰原则,1般奉行“以事类相从”,即将同类型人物归入1卷。该卷的卷首人物,通常又在同类人物中最具代表性。
    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裴松之
    比如荀彧位于《魏书?卷十?荀彧荀攸贾诩传》,也就是开国文臣传之首;程昱位于《魏书卷十4程郭董刘蒋刘传》之首;张辽位于《魏书卷十7》,也就是5子良将传之首;关羽位于《蜀书卷6》,也就是5虎上将传之首;周瑜位于《吴书卷9》之首,皆属此类。
    有鉴于此,刘馥在事迹平平的情况下,在同卷之中位于首位,甚至力压司马懿之兄与贾充之父,这在魏末晋初的历史环境下,无疑显得不合情理。
    后世读者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便是刘馥与曹操的关系。这是刘馥获得显要地位的核心原因。
    刘馥出身沛国,是曹操的“乡里”。刘馥的老家相县,距离曹操的老家谯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