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勇先登,连下城下

第一百八十四章 勇先登,连下城下

且原武城又握于袁绍之手,所以,虽然曹操粮道屡被袁绍抄截,袁绍的粮道却稳如老狗。
    诚如荀彧所言,赵旻在官渡未全面开战之前,便已为袁绍谋划出不可胜之大好形势。
    孙子曾说过:古之善战者,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袁绍如果当时1切都听赵旻的…本书大概早已完结。
    大胜曹操后,天下还有谁能阻挡袁绍?
    曹操此番与袁绍决战,不也是通过抢占西路,对袁绍实施抄截、围剿之策嘛!
    *
    但如今袁绍的后寨多出刘备和赵云,便让赵旻大为头疼。
    言归正传。
    赵云接刘备和魏延入寨后,复又下令守夜兵卒做好戒备。
    赵云带2人进入淳于琼的中军帐后,淳于琼、赵云、刘备和魏延便开始了秘议。
    不出意外…淳于琼又坐不住了。
    刘备和魏延长嘘短叹。
    惟有赵云冷静如昔。
    “玄德公,如此看来,延津危矣!此乃于禁、乐进之故计!若云所料不差,夜袭延津者,必徐公明、张文远也!”
    虽已时隔多月,但淳于琼忍不住再次踱起步子。
    “子龙,我等当速将此事禀报明公!”
    ->
    赵云、刘备同时出声:“万万不可!”
    淳于琼大惊:“为何?”
    刘备长叹1声,语重心长地说了3个字:“田元皓!”
    淳于琼顿时惊到失足跌倒。
    除魏延1头雾水之外,3人不约而同地嗟叹1声。
    嗟叹之后,赵云苦笑:“仲简兄,我等惟有死守后寨而已!今夜便须准备就绪!”
    淳于琼苦笑颔首:“玄德,子龙,文长,既如此,便有劳3位!”
    3人同时起身,躬身抱拳后,匆匆出帐。
    淳于琼紧紧蹙起眉头,仰头望天,眼中闪过泪花。
    是夜,官渡战场内将注定无人安眠。
    寅时正,黎明之前最黑暗之时,也是人睡得最熟之时。
    徐晃、张辽的临时营地内,5千兵卒却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张辽点齐1曲5百余精兵,高声道:“诸位猛士,我等此番夜袭,或将不复归矣!何人生惧,可即刻离队随徐将军作战,辽绝不为难!”
    兵卒们齐声道:“仆等愿随张将军死战!无怨无悔!”
    面对这5百余名视死如归的壮士,张辽胸中豪气陡生。
    “诸位尽管放心,但教我张文远1息尚存,必保诸位安然凯旋!”
    5百余壮士齐声高呼:“仆等绝不负将军厚望!”
    就着火把微光,张辽深深凝视着这5百余壮士坚定的目光,咬紧牙关,用力以枪纂顿地,霍然转身,翻身上马,高呼1声。
    “誓破延津寨!”
    其人身后,5百余壮士整齐的呼喝声,回荡于这片被暗夜笼罩的寂静旷野。
    p
    “誓破延津寨!”
    张辽大喝:“壮士们,随我冲!”
    在这1刻,张辽突然想起自己已故的昔日袍泽高顺,以及其人的陷阵营。
    他含住树枝,牙关紧咬,心中生出几分决绝:
    此战,便让天下人知道,我张文远绝非反覆小人!
    他率5百余壮士,衔枚摘铃1马当先而去。
    同样衔枚摘铃的徐晃,则率军紧随其后。
    张辽1彪军马行至寂静无声、惟余几点火光的延津寨前。
    张辽“呸”地1声吐出口中树枝,口中大喝道:“抛钩索,拽寨门!”
    上1章给了乐进特写,详细介绍了于禁的情况,这1章咱们来聊聊张辽。
    *
    张辽在此时,确实有“反覆小人”之评。
    咱们简短截说1下张辽自董卓老贼年代至今的经历。
    张辽出身并州豪族。其先世是西汉武帝时的聂1。
    虽然张辽本传,称其先祖因“避怨”而改姓;但实际就族望来看,聂氏(张氏)的籍贯并未更改,始终在并州雁门郡马邑县。
    (张辽)本聂1之后,以避怨变姓。--《魏书张辽传》
    换言之,在“马邑之围”失败后,雁门聂氏并未遭到严重打击,宗族依然可以安居本地。“改姓氏”恐怕仅仅是为了撇干净与聂1的联系而已。
    注:聂1是马邑之围(伏击匈奴)的发起人,随着军事行动的失败,聂1也不知所终。
    作为聂1后代的张辽,又“少为郡吏”。按东汉郡县吏员被地方豪强把持的传统,张辽无疑是雁门马邑的大族。
    (辽)少为郡吏。--《魏书张辽传》
    丁原刺并州时,张辽被召为从事。由“郡吏”迁为“州从事”,可知其家世显赫。
    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魏书张辽传》
    须知,州从事是刺史身边的高级佐吏,可以参与州1级的核心决策。
    注:冀州牧韩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