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1…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1…

    被孙权忽略的那1点,正在于此。
    那就是,卫府那庞大精密、而又无孔不入的谍报系统!
    别忘了,前世赵旻的老本行是什么。
    那可是俄罗斯那位狠人大帝的老本行。
    至于大建造师,那只是赵旻受重伤、被迫下放到建设兵团之后,转行干的第2职业罢了。
    而且,赵旻派遣海量细作、甚至策反江东士人之事,其实并非赵旻原创,而且赵旻也绝对不是第1人。
    战国时期的燕国著名“死间”苏秦,那可是赵旻的老前辈。
    苏秦受恩于燕文侯,成为燕国死间,最后坑惨了齐国。
    更何况,历史上的3国时期,魏吴之间曾发生过数起“用间”与“反间”的情报斗争。
    其中在史书中留名的著名间谍,就是隐蕃这个大牛人!
    隐蕃是魏国向东吴派遣的间谍。
    其任务是打入孙吴宫廷,并借用职权之便在东吴制造政治混乱。
    当然了,这是曹魏对孙吴的反击行为。
    隐蕃南下东吴,并非曹魏主动挑衅,而是曹魏对孙吴离间行径的反击。
    吴黄龙元年(西历229年)孙权令胡综拟写书文,诬告曹魏重臣吴质(曹丕4友之1,也就是那个丑侯吴质)图谋叛乱。
    吴质因此遭到曹叡猜忌,被召还洛阳。
    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胡)综乃伪为(吴)质作降文3条。
    摘自《吴书之胡综传》
    吴质是魏室重臣,官至振威将军(在《晋书》中,记作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
    吴质,济阴人,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
    摘自《魏书王粲传之附传》
    但彼时(229)曹丕已死,而曹叡登基未久。
    因此,孙权借魏室皇位更迭的敏感时期,进行离间活动。
    吴质被召还洛阳不久,便转任侍中。
    侍中是“陪王伴驾、应对左右”的近臣,由此可见吴质并未因此而失宠。
    此文既流行,而(吴)质已入(洛阳)为侍中矣。
    摘自《吴书之胡综传》
    侍中,比2千石。本注曰:无员。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
    摘自司马彪《续汉书之百官志》
    吴质虽然没能再得到外放的机会,但在洛阳得以善终。
    由此可知,曹魏已经发现所谓的“吴质谋反”实是东吴的离间计。
    于是乎,曹叡发起情报反击战,并于翌年(230年)向东吴派遣间谍,进行政治破坏。
    彼时充当间谍的人物便是隐蕃。
    隐蕃入吴之初,不见叙用,他通过主动上书孙权才得到朝见机会。
    在1番“鼓舌摇唇”之后,隐蕃被孙权授予“廷尉监”的职务,从此进入东吴的司法系统。
    (孙)权以(隐)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
    摘自《吴书之胡综传》
    廷尉乃9卿之1,相当于明清刑部尚书。
    其下设3类副官,即廷尉监、廷尉正、廷尉平,数量不等。
    隐蕃在东吴虽然仅仅待了1年(即西历230至231年),但他的情报工作成果却极为显眼。
    在此期间,他广泛交结各类名士,编织关系网,阴谋策反孙吴重臣。
    其中之佼佼者,便有朱桓之弟朱据,以及全柔之子、孙吴重臣全琮。
    需要注意的是,朱据与全琮的身份非同1般。
    朱据尚步练师的次女孙鲁育,全琮尚步练师的长女孙鲁班。
    也就是说,2人不仅是贵戚子弟,还是孙权的女婿。
    隐蕃最后之所以暴露身份,还是因为孙权遣中郎将孙布诈降魏将王凌,并设下重兵准备伏击对方。
    为此,隐蕃不得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并因此被孙权亲自审讯、处刑。
    在此之后,孙权便开始重用校事官,这才有了后边的“吕1案”。
    以上之事,因过于阴暗而不见于《3国演义》,但其精彩、传奇程度,比演义要强出百倍。
    赵旻如今正在做的,便是历史上隐蕃所做之事。
    区别在于,隐蕃的司法专业性极强,因此其人很容易便渗透进孙吴的司法系统之中。
    而赵旻的细作,特工业务能力极强,但专业性远不及隐蕃。
    是以,他们只能通过策反江东士人,才实现从内部瓦解江东政权之目的。
    但这已经足矣。
    孙权自以为隐秘的小动作,在赵旻眼中,实则纤毫毕现。
    赵旻洞悉江东的1举1动,实在是不足为奇。
    综上所述,早在孙权尚未离开吴城之时,赵旻便早已知晓,其人欲在山阴城集结大军、攻伐南越国之事。
    只是,当时赵旻还不知道,刘备已经悄悄赴京。
    赵旻这个苟到习惯成自然的苟哥,在以己度人之下认为:
    刘备如今不可能轻易离开其封国南越国,而是始终稳守龙编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