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 第四十三章 到手

第四十三章 到手

了直接报给户部,到时我处理”
    朱棣大手一挥就允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无形之中对这个孙儿也产生了好感。
    姬阳听闻后顿时一喜,立马行礼说道“多谢皇爷爷”
    有了地后,姬阳又想要人,于是向着朱棣开口道“我英明神武,威风八面的皇爷爷”
    “有屁就放”
    朱棣听这话,就感觉这小子觉得还有事。
    “皇爷爷,我到时能去工部借点人不,放心就亿点点,不多”
    朱棣不以为什么,点点头就答应了。
    “还请皇爷爷写个手谕,免得到时还得来唠叨皇爷爷”姬阳说道。
    朱棣也没说什么,点了点头,正想叫人拿笔拿墨,而姬阳就亲自去拿来了,还整整齐齐放在朱棣面前。
    很快朱棣龙飞凤舞地写好了手谕,然后盖上印章,姬阳小心翼翼收入怀中。
    徐妙云在一旁和三王聊家常,朱瞻基小声问道姬阳“壑弟,你这是要干什么,经商?”
    朱瞻基了解得不全面,此刻小声问道。
    姬阳点点头,然后说道,“堂哥,我这不叫经商,我这叫改变大明,你有兴趣吗?”
    然而朱瞻基正想点头,结果忽然感觉到了一束目光,竟然是朱棣看了他一眼,顿时朱瞻基点头硬生生变成了摇头,姬阳自然也发现了。
    但是他也明白,朱棣对朱瞻基是寄予厚望的,怎么可能让他带偏了,虽然他今得有道理,但还是无法让朱棣一下改变观念,除非是以他的理念,得到了验证。
    随后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文渊阁的人把奏折送来了,都知道朱棣要处理国家大事了。
    三王和姬阳朱瞻基行礼后,一一退下去了,唯独徐妙云留在了此处,然后屏退四周,徐妙云站在朱棣背后,给他松肩。
    不久太监汇报,然后有大臣走了进来,见到朱棣和徐妙云,立马行礼。
    “微臣见过陛下皇后娘娘”
    “起来吧”
    朱棣一边处理公务一边说道。
    “谢陛下”老臣起来后,将一摞卷子和两本折子呈上。
    “陛下,此乃前几日校阅文试卷,以及校阅三类的成绩”
    老臣说完,朱棣这才拿过来看了看,点头,“行,朕知道了,你去忙吧”
    “微臣告退”
    朱棣拿起试卷,边疆问题,历朝历代都是顽疾,千年以来,中原王朝打败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族,但是每次过不了多久,便又会卷土重来,可说烦不胜烦。
    想要一劳永逸固然困难,但是如果能使其安稳几十年百年就是颇天大功。
    “妙云,今日难得你也在,这些子弟参加的文试,你也来看看,感觉如何”朱棣说道,拿过一部分卷子给了徐妙云,同时让人搬了个椅子,放在了他旁边。
    对于后宫不能干政,这点在朱棣这么完全体现不出来,首先徐妙云以前是被誉为京城第一才女的女诸生,其次靖难中徐妙云帮朱棣出谋划策的也不少,北平时候辅佐朱棣处理了二十年的政务,加上朱棣很宠徐妙云,以及徐妙云也清楚边界,所以朱棣并不在乎徐妙云干不干涉政务。
    徐妙云也很自然接过,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然而朱棣取了一篇文章同意看了起来,随后连看三篇,虽然只是草草扫过,但是表情不怎么高兴。
    “还是朕想多了,朕文武百官,虽然没有比肩萧何诸葛的人,但也都不是庸才,都算得上良臣,尚且他们都没有找出良策,何况一群孩子”
    朱棣说道,却立马被徐妙云反驳回来“陛下,这话就不对了,甘罗十二岁便能出任丞相,孙仲谋九岁出使敌方要回自己父亲尸体,霍去病,十九岁便能追亡逐北获封冠军侯”
    徐妙云说道,声音很轻,直击朱棣心坎。
    “也是”
    朱棣被徐妙云这么一说,也顿时重新看了起来,然而往后面越看,越是觉得味同嚼蜡,不过偶尔也有那么一篇不错的文章。
    “瞻姬得这篇,就不错你看看”徐妙云忽然说道,同时递过去了一张试卷。
    朱棣听见是自己好圣孙的,立马拿过来看,这一回朱棣倒看得仔仔细细,同时也在分析,朱瞻基所思所写,是否符合等等。
    “不错,不错,不愧是朕的好圣孙,有朕当年风范”
    “可我感觉瞻壑这篇更好”徐妙云忽然插嘴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