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核工业相关多家机构、顶尖学者,星海集团投资的可控核聚变公司研发人员,都加入到月壤的研究中!
“仅需要25吨!”
“25吨氦-3,我们就能点亮可控核聚变之光,就能满足中国全年用电!”
“100吨氦-3能满足全球一年能源需求!”
“行了别想了……就目前对月壤提取氦-3的效率,100吨?25吨氦-3?需要多少吨月壤?”
“就是不算月壤的开采、运输成本……仅仅是提取成本有多高?!”
“你是真敢想,25吨氦-3?”
“就目前的检测的氦-3含量,以及提取方法……25吨?需要25亿吨月壤!!”
“……”
25亿吨!!!
就是把星海宇航公司、夏国所有的火箭……全部拿去运输月壤,要运输25亿吨,需要多久?
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唉……我也就说说而已,我会不知道25吨氦-3是什么概念吗?!”
这就是最难受的了。
只要有足够的氦-3,以目前技术储备,点亮可控核聚变之光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惜……太难了!
氦-3在月球确实有500万吨的储量!
可氦-3是太阳风注入更易富集,在月球表面大致是均匀分布、极其分散不说,想要获得极为可观的数量……需处理数平方千米的月球表面!
这基本对‘地球点亮氦-3核聚变’判了死刑!
只有可能在未来,各方面技术更进一步,在月球点亮:氦-3核聚变。
“还是继续研究,氘氚核聚变吧……目前已经能稳定运行15分钟了,超导材料据说又有新的方案了,对温度要求没那么低,能更好的让高温等离子体与超低温磁体的共存!”
“内壁材料也有新的突破!”
“如果顺利的话,预计未来5年可以实现示范供电~”
“还是以小型反应堆为主,以验证技术为主……”
“……”
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进度,其实比许多人想象中的还要快些。
许多国家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应用、商用,其实都已经有规划了。
夏国是2035年前,能建成可控核聚变稳定供电;
米帝是2028年-2030年实现电网供电;
欧盟是2035年可能示范发电。
反正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真正大规模商业应用,在2040年-2050年左右!
远吗?
现在已经2020年了!
似乎……也是50年以内是吧?
实则,并非如此……至少夏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上,进度比原计划提高太多。
大量的月壤被带回来之后,除了航工业、核技术相关团队在做研究外。
像是农业领域,大家也在研究。
有了大量的月壤,可以做‘月球种植’方面的相关研究。
而且这是大量的月壤……足足有1.7吨。
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运输返回地球。
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以后真的到了月球,能不能实现粮食自由?!
其次还有许许多多,各个领域的团队,都在对月壤进行研究。
基本上,国内的高校、研究所、实验室……各种机构,只要你打申请,是用在科研方面,基本都能申请下来。
没办法!
太多了!!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在国外许多国家、许多顶尖高校、许多世界级实验室、研究所、各种机构……求而不得的:月壤!
在夏国……差点成了大白菜!
……
星海宇航公司掀起的:太空竞赛?之后?
各国都加大了航天领域的投资。
星箭壹号带回来大量月壤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而且,后续每个月,基本都能带一批月壤回来。
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官方各个团队也是不断发布,关于月壤的各种研究成果,吸引着大家的关注。
不过,星海宇航公司这边,关于载人航天方面动作,也没有因为探索和采集月球资源而停下。
抓住今年是太阳活动周期的末期,是发生窗口期最好的一年,将一批批航天员不断被送往‘太空城’。
后续送上‘太空城’的航天员,已经有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了。
‘太空城’中,核心舱、实验舱、生活舱、科研舱、种植舱、教学舱都已经启用了。
其他资源中转舱、资源储备舱,都已经投入使用,将‘太空城’作为中转,给飞行器、探测器加注燃料、补充资源、存放资源。
作为‘太空城’核心科研区域和太空旅游区域的隔离——公共广场舱,也已经发射,与‘太空城’实现对接。
太空旅行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