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山地合成营到北宋 > 第60章 金虏的隐忧

第60章 金虏的隐忧

    赵桓缓过气来,召集八个大臣进殿来,想起大宋养士一百多年,国难当头却只有八个大臣与自己共患难,又不觉潸然泪下。
    寒夜漫长,君臣枯坐相望,谁也没有睡意,都在苦思“怎么办?”
    内侍来报:“吏部侍郎李若水从完颜粘罕军中回来了,想进宫求见官家,说有紧急事项面禀!”
    “快宣进宫来!”赵桓急忙道。
    李若水衣衫不整满头大汗地进入殿中,一见赵桓便失声痛哭,跪地叩首。
    待赵桓询问,便一一说明来意,金虏二帅要他回宫,传递两国议和之事,并指明非宰相何栗不可,而且郑重指出,城破之时,是金国二帅严令金兵不得进城杀害百姓,否则灭族。
    金国并无灭宋之意,南朝屡次失信于大金,现在不过要求割地而已,让亲王、宰相速去军前商谈。
    李若水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个迂腐的忠臣,所以现在被斡离不和粘罕当作棋子使唤而不自知。
    给李若水灌输开锋城外五百里皆是大金勇士,其实,大金勇士在开锋周边已经被不知名的武装力量歼灭了三万多人马了(含完颜斜宝的一万六千人马)。
    现在斡离不和粘罕需要的是速战速决,尽快让赵桓投降,收获战争红利并速速离开这隐隐让他们不安的是非之地。
    在让李若水回来传话之前,粘罕收到军报,女真勇士顺着东城墙向北攻击到含辉门时,遭遇密集铁丸弹射,瞬间军卒死伤过百,不得不停止进攻,待元帅决断。
    斡离不和粘罕因此再次碰头,商议对策,粘罕也感觉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对大金国虎视眈眈。
    粘罕隐隐觉得这股力量并非宋国所掌控,若是为宋国所掌控,大金岂能如此轻易攻破东京。
    两个野蛮人的军事主帅作战和指挥经验丰富,条分缕析,将大军南下以来的所有不寻常和反常的事情,一一列举:
    一、完颜斜保一万六千人的部队不知所踪;
    二、刘家寺和青城寨的二十余支筹粮队离开大营四五十里就失踪了;
    三、先前富国仓大金运粮队被雷击事件;
    四、今日西水门和含辉门攻击遇阻,死伤惨重;
    五、进城攻击的女真勇士有去无回,无一生还。
    这些事件,分散孤立来看,很难发现其中的联系,但把所有事件串联在一起,就不难看出有股巨大的力量,似乎对大金颇有敌意,而且他们似乎对南朝也不是很友好,否则早就与南朝联手对付大金国了。
    而且,这股力量到目前为止,似乎并未被南朝所察觉,下午本拟派使者前往南朝皇宫斥责赵桓,并要求其交出这帮人来,现在看来是有些孟浪了;
    如此不啻于给南朝支招,使其平添奥援。
    最后,斡离不和粘罕达成一致意见,让李若水这个腐儒来做一回蒋干。
    李若水说完,何栗害怕出使金虏大营,便置疑金虏的诚信:
    “金虏元帅之言可信吗?我本意欲率百姓与金虏巷战。”
    “不可,万万不可,金国元帅已经承诺不下城杀害百姓,此举只能激怒金兵,若金虏真的纵兵洗城,百姓何辜,况且东京城外500里都是金国大军。”
    赵桓君臣一夜无眠地在殿中商议对策,最后决定遵从金国元帅的意思,派济王赵栩和宰相何栗前去议和,并摸清金国元帅的真实意图。
    翌日,济王赵栩和宰相何栗前去青城,只带了一小队侍卫亲军,举着一面赵桓御笔亲书“两国通和”的黄旗。
    何栗这个主战派,临到出发时却胆怯了,在门口犹豫很久了也不上马,被李若水戟指大骂:“大宋有今日,皆因你等无能误国,万死不足以赎罪,事到临头却要拖延不去,是何道理?”
    何栗浑身发抖,被卫士抬上马背,走几步马鞭就掉地上,走几步又掉地上,实在是丑态百出。
    斡离不和粘罕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已经拟定了周密的谈判方案,他们非常清楚,现在虽然攻破了东京外城,但自身兵力却只有十来万人,其中差不多一半是仆从军(契丹族、奚族、渤海人),女真精锐只有六七万人。
    一旦南朝百万军民与大金巷战,血拼到底,女真勇士虽然强悍勇猛,但却未见得能吞得下东京城这头大象。
    还有那个神秘力量在旁虎视眈眈,当前最关键的是尽快实打实地把战争红利拿到手,那就是南朝的赔款和割地。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斡离不和粘罕的如意算盘。
    粘罕判断:既然南朝按己方要求派遣和谈人员前来,就说明自己的谋略是正确的,因此收到济王赵栩和宰相何栗已到帐前的消息,便下令:
    “列刀斧阵,将他们搜身三次方可进账见本帅,先杀杀他们的气焰!”
    济王赵栩和宰相何栗进账后,粘罕威严地看着何栗,却不开口。
    何栗上前给粘罕见礼:“大宋中书右仆射何栗见过金国丞相元帅!”
    “你就是那个状元宰相?”粘罕冷哼一声。
    “正是...在下!”
    “南朝兴兵抗拒,可是你的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