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93章 儿,斗胆

第93章 儿,斗胆

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君主辨别忠、奸,恩威并施,驾驭臣下;臣子侍奉君主,为王前驱的技术。
    一个钻研权谋、整日里揣摩君主,并成功揣摩出《削藩策》这一重大成果的内史晁错,怎会不知道自己今日所为,究竟意味着什么?
    可即便是知道,晁错最终,却也还是这么做了。
    ——明知道这么做,会让天子启对自己大失所望,更甚是认为这是晁错对天子,乃至汉家的的背叛,晁错,也还是这么做了。
    这才是真正奇怪的地方。
    当今天下,研究‘如何把天子侍奉好’这一课题,研究成果最好的内史晁错,一反常态的背刺了天子启。
    这,才是让刘荣甘愿冒险,也非要替皇帝老爹问上一问:晁内史,到底在想什么?
    太奇怪了……
    实在是太奇怪了……
    “臣,万死……”
    “竟惹得陛下如此震怒,臣,无颜以面陛下……”
    漫长的沉默过后,晁错终还是略过了刘荣,直接向天子启拱手告罪。
    本就正气头上,不指望晁错能说出个所以然,见晁错又隐约一副‘等陛下冷静下来再谈’的架势,天子启只烦躁的一摆手,便算是准了晁错‘告退’的申请。
    待晁错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又沉默许久,将怒火再压下去些,天子启才终是长呼出一口浊气;
    感受着那扑打在口鼻间的炙热,天子启又本能的侧过身,拿帕子在口鼻间一抹。
    再低头看了看,确定手中的帕子仍洁白如霜,不见半点猩红,这才重新坐正了身。
    “不对劲。”
    “晁错今日,很不对劲!”
    许是稍冷静了下来,头脑也不再被先前那滔天怒火所充斥,天子启悠悠一语,便点名了其中的关键。
    见此,刘荣也算是再次确定:平日里,晁错绝对不是今日这般模样。
    念及此,又发现皇帝老爹的目光,已再次带着询问之意朝自己望来,刘荣思虑再三,终也是缓缓点下头。
    “儿对晁错这个人,并不很熟悉。”
    “若非父皇方才那般盛怒,儿都要以为平日里,晁错就已是那副不堪的模样了。”
    “既然不是,那晁错今日的异常,便很值得父皇去深究。”
    皇长子生存第一法则:绝不对君父有所隐瞒,主打一个真诚和坦然。
    果不其然,感受到刘荣语调中的坦诚,天子启紧绷着的面色也稍舒缓了些。
    便见刘荣稍吸一口气,继续道:“先帝时,晁错屡献《削藩策》,却为先帝再三驳回,晁错却越挫越勇,非但没有放弃,反而还将《削藩策》愈发完善。”
    “连先帝都没能让晁错退缩,那就证明今日朔望朝,让晁错产生动摇的,并非是强权。”
    “——至少不会是‘可能会坐上皇位’的吴王刘濞。”
    “若非如此,晁错也不会先拿出《削藩策》,之后又因为畏惧而避开吴王;”
    “而是早在先帝时,便不会提及以吴王刘濞,来作为长安削藩的开端——更甚是压根就不会献《削藩策》。”
    一番话道出口,惹得天子启再一点头,刘荣面上疑惑之色却是愈发深沉。
    刘荣想不明白。
    刘荣不知道这人世间,除了当今天子启之外,还有什么人、什么事,能让晁错在《削藩策》上退缩。
    很显然,天子启此刻,也抱有同样的疑惑。
    “从先帝时,晁错初献《削藩策》开始,朝堂内外,反对晁错的声音便从不曾断绝。”
    “远的不提——便是去年,丞相都还在因《削藩策》一事,而和朕顶牛较劲。”
    “要不是你小子横插一脚,说不定朕此刻,尚还在为丞相头疼呢……”
    ···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晁错不至于因为某个人的劝说,而在《削藩策》上有所动摇。”
    听闻此言,刘荣面上缓缓点头,暗下却因天子启的前半句话,而生出一种极为怪异的成就感。
    ——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刘荣这个蝴蝶扑棱翅膀,天子启和丞相申屠嘉在《削藩策》一事上,几乎是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
    现如今,长安朝堂是假装‘帝相不和’,天子启生怕演的不够真,从而无法让吴王刘濞上当;
    而在原本的历史线,长安朝堂‘帝相不和’,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真实状况。
    彼时的天子启一边忙着粉饰太平,以免‘帝相不和’一事影响长安平叛大军的军心,一边忙着扫除申屠嘉这个阻碍,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
    最终,天子启用一手极为肮脏的‘私掘太庙墙垣’,配合着恩师晁错,将丞相申屠嘉活活气死在了任上。
    而吴王刘濞,也就此得到了‘长安天子德不配位’的理论依据,悍然起兵,发动了那场波及大半个汉室版图的吴楚七国之乱……
    “这次有老丞相镇压朝野,一切,都会进行的更顺利吧……”
    如是想着,刘荣也不由轻声一叹,蒙在心头的阴云也散去不少。
    就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