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95章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

第95章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

一脚的匈奴人……
    经验科学,始终贯穿着人类文明。
    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人们便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当年,吕氏掌控下的长安朝堂vs齐王 朝中老臣,输了。
    现在,较过去强大了一些的长安朝堂,即将对上至少‘五个齐王’的战力。
    就算如今的长安中央,早就不能和当年,处于吕氏掌控下的朝堂中央同日而语,敌方这至少五倍以上的战斗力增幅,也仍旧让人心惊胆战。
    ——谁敢说如今的长安朝堂,比当年强大了五倍不止?
    别说是朝野内外,亦或是窦婴、晁错等人了;
    恐怕就连未央宫的天子启、长乐宫的窦太后,心里也未必没在打鼓!
    而这,就显得刘荣这云淡风轻的从容姿态,显得那么的突兀……
    “公子,似乎完全不担心?”
    毫无征兆的一问,惹得刘荣当即从思绪中回过神;
    与窦婴稍一对视,反应过来窦婴所指为何,却是当即摇头一笑。
    “表叔不也是?”
    闻言,窦婴只稍吸一口气,将那源自灵魂深处的、本能的恐惧压下,才强笑着道:“若刘濞成了事,臣这个太后族侄、窦氏子弟,便是断然没有活路的。”
    “既是如此,那与其做无谓的忧虑,倒不如坦然处之,并竭力而为?”
    便见刘荣含笑点下头:“表叔如此,侄儿又何尝不是?”
    “连表叔这个窦氏子侄,都没有在此事上担忧的道理,只能竭力而为,侄儿这个皇长子,又何来退路可言呢?”
    “——身为皇长子,自然无法像表叔这般,领兵东出,为国效命,抵御刘濞逆贼。”
    “便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后期望我汉家历代先皇,能庇佑宗庙、社稷罢了……”
    如是做出答复,见表叔窦婴含笑低下头去,刘荣便也将目光从窦婴身上收回,重新躺回摇椅靠背上,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随着叔侄二人各自住了口,这方小院,便也久久沉寂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窦婴那令人如沐春风的温和语调,才在小院内再度响起。
    “公子在想什么?”
    轻声一问,却并没能让刘荣从思绪中回过神。
    仍是躺靠在摇椅上,以食指指腹横向摩擦着唇下,目光定定撒向不知名处。
    只嘴上沉声道:“晁错。”
    “——嗯?”
    “——对晁错,公子还有疑虑?”
    再一问,终是将刘荣从思绪中拉回现实,便见刘荣长呼出一口浊气,就势在摇椅上彻底平躺了下来。
    “原以为,晁错是被吓破了胆,才在今日朔望朝生了退意。”
    “但在表叔指点迷津之后,再看晁错,似乎……”
    “也不是那么不堪?”
    听闻此言,窦婴只嘿然一阵轻笑不止,望向刘荣的目光中,更愈发带上了一抹柔和。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
    “即是能和贾谊——贾长沙那样的国士之才相提并论,晁错,便绝不会是个泛泛之辈……”
    “公子可知当年,贾谊、晁错二人,是如何入仕的?”
    听闻此问,刘荣只下意识轻点下头,意识到窦婴这一问似是别有深意,又稍带迟疑道:“不都是为先帝所征辟,举贤良方正,以安车驷马迎入长安的?”
    便见窦婴又是笑着一摇头,再轻一点头。
    “是征辟没错。”
    “但这二人被征辟的过程,却是截然不同。”
    “——贾谊贾生,是荀子门徒、故丞相:北平侯张苍的得意门生。”
    “自幼随北平侯研读《春秋》,待年十八,贾生之才名,便已是扬于一郡之地。”
    “及冠,由当时尚还是御史大夫的北平侯张苍所举荐,遂为先帝所征辟。”
    “故而贾生,走的的师门举荐、天子‘征辟名士’的路子,举贤良方正。”
    ···
    “而晁错,自幼随张恢习读申、商之言,后又入朝为文吏。”
    “再一点点展露才能,一步步得到先帝的赏识,再得济南伏生授之以《尚书》,才被先帝征辟为《尚书》博士。”
    言罢,窦婴不忘稍侧过头,含笑凝望向刘荣目光深处,看了足有三五息;
    而后,才意味深长道:“同为征辟入朝,却是大不相同。”
    “——贾生得征辟,几乎是前脚刚学成出了学堂,后脚便为先帝直接拜以《春秋》博士。”
    “更得当朝御史大夫兼恩师举荐,纵是名副其实,也终归是沾了师门的光。”
    ···
    “反观晁错,起于文吏,于朝堂有司磨砺多年,非但没有名士举荐,反而还顶着一个‘法家余孽’的污点。”
    “仅凭一己之力,克服千难万险,一步步从百石的文吏,爬到如今这秩中二千石、列九卿之首的内史之位。”
    “——征辟入朝,是需要重臣二千石至少一人举荐的。”
    “而晁错为先帝所征辟,若非要追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