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00章 少府自己选

第100章 少府自己选

    十日!
    饶是这两个字,是从开国元勋仅存的硕果、当朝丞相申屠嘉口中道出,在场众将面上,也无不立时涌上瞠目结舌的惊诧表情。
    十日?
    开什么玩笑!
    要知道长安发去吴地的削藩诏书,都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送到了吴王刘濞的手中!
    虽然这其中,有那支使节队伍自知凶多吉少,故而一路磨蹭的缘故,但即便是按正常速度,长安发往吴地的诏书、政令,也需要起码十五到二十天才能送达。
    ——就连吴楚举兵反叛的消息,不也是花了足足七天的时间,才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
    感受到在场众将——甚至包括天子启那‘丞相是在危言耸听吧?’的古怪目光,申屠嘉却是再深吸一口气,沉着脸走上前。
    站在睢阳-彭城之间,两手分别朝象征两座城池的小方块一指,申屠嘉便抬头望向先前发言,推断‘最快也要一个月,慢一点甚至可能要三个月乃至半年’的郦寄。
    “曲周侯知道从楚都彭城到梁都睢阳,是多远的距离吗?”
    便见郦寄当即低下头,大致目测一番,便开口道:“若不顾山川之阻、道路之曲,当有六百……”
    “——四百三十里!”
    “——彭城到睢阳的直线距离,只有四百三十里!”
    不等郦寄话音落下,便见申屠嘉满脸凝重的低下头,将脚步往远离睢阳的方向挪出一步。
    “楚都彭城到梁都睢阳,中间只隔着一个淮阳郡。”
    “西出彭城,过了淮阳地界,便是踏入了梁国境内!”
    “即便道路再如何曲折,彭城到睢阳,也至多不过五百多里而已……”
    听闻此言,郦寄先是一愣,旋即颇有些讶异的张大了嘴巴。
    “怎会如此之近?”
    “太祖高皇帝之时,我曾率兵从梁国去过楚地,根本没有这么近才是?”
    却见申屠嘉满脸严肃的一点头:“没错。”
    “太祖高皇帝之时,确实没有这么近。”
    “——但那是因为秦末战火,让官府根本顾不上修缮、维护直道,才因道路曲折而路途遥远。”
    “而现如今,关东的秦直道,早已经修缮、维护到了秦王政年间,那完好如初的程度。”
    “从梁都睢阳到楚都彭城,更是连转向都不怎么需要——只沿着直道一路走下去便可。”
    言罢,申屠嘉又再度低头观察片刻,终还是将手,指向扎堆挤着七个小方块的‘齐地’。
    “齐系七王,只要齐王刘将闾举兵,便不再需要吴楚北上接应——愿意反的,跟着齐王西进便可;不愿意反的,也断不敢发兵阻拦。”
    再转过头,指了指淮南:“淮南系三王,一反、一疑。”
    “唯一的忠臣,在即将秋收的时候遭受了雨雹之灾。”
    “——此时的衡山国,当已经闹起了饥荒,连带着其余两国,也必定会受到波及。”
    “就算淮南系三王都不反叛,也绝对无力阻挡刘濞——甚至可能连城池都守不住。”
    说到最后,申屠嘉终是再向天子启一拜,将天子启手中的长棍借了过来;
    而后,便从彭城、齐地、赵地,以及淮南为起点,分别画了四条线;
    而这四条线的终点,无一例外,均为梁都:睢阳……
    “这,便是最糟糕的情况。”
    “——吴楚联军发彭城,齐系聚临淄,赵军起邯郸,淮南系兴兵于六安。”
    “四路叛军都不彼此接引、汇合,而是各自朝着睢阳进发!”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十日之内,睢阳城下,便会有不下三十万——乃至四十万叛军汇聚!”
    “而梁国,兵马拢共不过十数万,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分散于睢阳以东的几条防线。”
    “睢阳城内的守军,极可能不满十万……”
    听到最后,原本还交头接耳,想要发表见解的众将官,已经是默不作声。
    便是对申屠嘉反驳自己颇有些不服气的曲周侯郦寄,在听申屠嘉说到‘秦直道已经完好如初’之后,也沉默的抿紧了嘴唇。
    直到这时,众将——尤其是郦寄才终于反应过来:究竟是哪一点,被众人忽略了。
    ——吴国都城广陵,确实远在南方沿海,距离睢阳相当遥远,而且路途坎坷;
    但楚都彭城,却位于关东腹地,距离关东更靠近函谷关方向的睢阳,根本就没有多少距离!
    如果没有秦直道,那还可以指望这五六百里的距离,以及沿途的郡县武装,能让刘濞花费个把月的时间;
    但有了直道,又有当朝丞相信誓旦旦的一句‘关东地方郡县早就烂透了,根本无力阻止叛军’,郦寄也就无从反驳了。
    申屠嘉说的没错。
    除非齐系临阵倒戈,站在长安朝堂这一边,从身后牵制吴楚联军;
    否则,吴王刘濞麾下的叛军主力,极有可能在十日之内,便从彭城抵达梁都睢阳!
    而淮南系,最糟糕的情况是三王皆反;最乐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