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25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

第125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

杀为要’,那在关东进行平叛收尾工作的将军们,大概率会为了尽快收拾残局,而采取尽量温和的手段。
    如只诛首恶,尽赦属从;
    如只罪其官,而祸不及其民。
    若果真如此,那确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建立起社会秩序,迅速消除这场叛乱所带来的影响。
    但也同样会为汉家,埋下一个极大的隐患。
    ——举兵谋反,是诸侯王发起的,诸侯国官员怂恿的,举国民众、兵卒参与的;
    结果到头来,就死一个兵败的诸侯王本人?
    那感情好:朝堂换一个诸侯,我们继续怂恿;再换一个,我们再怂恿。
    日积月累,屡败屡战,早晚都有成事儿的那一天。
    成了事,我辈皆是从龙功臣,人人争做开国侯!
    哪怕不成,也不过是再死几个姓刘的嘛……
    申屠嘉先前,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或者应该说,申屠嘉只顾着尽快平定这场叛乱,尽可能降低这场叛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让汉家的社会秩序,恢复到叛乱爆发之前的‘正常状态’之中。
    之后,自然是继续贯彻自有汉以来便贯彻至今,并由先帝着重强调、更亲身示范过的国策大方向:无为而治,修养生息。
    至于诸侯藩王的以后?
    申屠嘉没想过。
    不是没想到;
    而是……
    “臣,乞骸骨……”
    ?
    冷不丁一语,只惹得天子启猛然一皱眉;
    循声望去,见申屠嘉已不知何时掏出一卷竹简,双手捧于头顶,正朝自己跪拜。
    几乎是三两息之内,天子启本已不剩多少的怒火,便又‘腾’的一下直冲天灵盖!
    望向申屠嘉的目光中,更是再度涌现出那摄人凛然!
    “丞相,还是不能理解朕的意图吗?”
    “难道丞相还要像前年,阻止朕推行《削藩策》时那般,不惜与朕为难?!”
    只短短两句话,天子启的话语中已然带上了怒意,仅存的一点理智,也是源自于为储多年养出来的城府。
    却见申屠嘉闻言,只将那卷捧在头顶上的竹简缓缓收回胸前,却并未收入怀中。
    就这么双手捧在胸前,满是感慨的深吸一口气,面上虽是咧嘴一笑,眼前却是瞬间便涌上一层薄雾。
    “陛下,误会臣了。”
    “臣并不是不愿意接受陛下的说辞,才通过告老的方式,来向陛下表达不满。”
    “而是臣,真的已经到了非告老不可的地步了……”
    满是惆怅的话语声,将天子启熊熊燃烧着的怒火稍压了压,便见申屠嘉自然地抬手抹了把鼻子,旋即又是摇头一笑。
    “其实,早在前年,公子刘荣劝臣:不要因《削藩策》一事,而与陛下做对的时候,臣就已经生出了告老的心思。”
    “只是当时,公子说:宗庙、社稷,需要申屠嘉这个老匹夫,在吴楚之乱爆发之后,以开国元勋的身份镇压朝野,稳定人心。”
    “——臣自认做的不错;”
    “没有辜负公子的期盼,也没有辜负先帝、陛下的恩德。”
    “如今,不说是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再无眷恋……”
    如是说着,申屠嘉终是面带笑意,眼含热泪,颤巍巍从地上起身。
    待天子启眼神示意宦者令春陀上前,申屠嘉才由同样老迈的宦者令搀扶着,一步步爬上御阶,来到了天子启的身旁。
    伸出手,将那卷竹简轻轻放到天子启面前的御案之上,申屠嘉便就地跪坐下来;
    待天子启也面带疑惑的从榻上起身,于申屠嘉面前对坐下身,申屠嘉才满是惆怅的张开嘴,指了指嘴里的牙齿。
    “臣,已经只剩下四颗牙齿了……”
    “——当年,以二十四岁的年纪,跟随太祖高皇帝南征北战,讨伐不臣;”
    “三十五岁,为太祖高皇帝戴孝服丧,目睹孝惠皇帝即立。”
    “待吕太后驾崩,先帝自代国入继大统,将臣从淮阳郡守的位置召入长安,臣,就已经年满五十了……”
    ···
    “被先帝任为内史,又以追封开国功臣的名义,赐下故安侯的爵位,为关内侯,邑五百户。”
    “再官拜亚相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待北平侯因黄龙改元一事,而被先帝罢免,又在同一天内,先为臣进爵至列候,而后便拜臣为丞相;”
    “——臣,是在六十五岁的年纪,由先帝拜为丞相的。”
    “现如今,臣已年七十七,便是臣的侯世子,都已是年近花甲。”
    “坊间甚至有人说:丞相申屠嘉,这是不舍得把爵位传给儿子,想要活生生把自己的儿子给熬死,好把爵位直接传给孙子,甚至直接传给重孙……”
    说到此处,申屠嘉就好似说起了一个笑谈般,咧嘴吭哧吭哧笑了起来;
    而在申屠嘉身前,天子启虽也是应声咧起嘴角,莞尔一笑,却也还是没能将红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