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 第145章 东方群盗,徐神仙!

第145章 东方群盗,徐神仙!

    第145章 东方群盗,徐神仙!
    接下来的几日,刘据一行人继续东行。
    公孙卿则奉刘据之命分头行动,在百名建章骑的“护送”下,前去联络和招拢齐地的方士和信仰方术的百姓。
    最终,双方会在东莱郡城,也就是后世的烟台市蓬莱区以南一带汇合。
    出发之前,刘据还叫霍光私下嘱咐了这些建章骑。
    命他们务必将公孙卿看好,倘若发现这个家伙存在逃跑的意图,可以直接将其捆了带来东莱郡城,不必有所顾忌。
    除此之外。
    刘据也一直在暗中为自己的“造神”计划做着准备。
    每每途径一处县城,他都会交给自己从太子府带出来的最亲信的随从与中盾一份工图,命其找到当地的铁匠或木匠连夜赶制一些东西。
    并且每次赶制出来的东西都只是一部分安装部件。
    不论是这些随从和中盾,还是那些干活的铁匠和工匠都不知道刘据打制这些东西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如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已经装了两辆马车,还用麻布盖了起来,就跟在车队之中。
    如此进入东莱郡境内之后。
    县城逐渐变得稀疏起来,驿馆也间隔也变长了不少。
    霍光此前便为刘据分析过东莱郡的具体情况。
    东莱郡的面积不比此前途径的泰山郡和北海国小,但哪怕是加上东莱郡城,县城的数量也只有十一个,并且每个县城之间的距离还都相对比较远。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航海运输业务的需求,也不需要出海港口。
    而越是靠近海岸的地方,受到台风与涨潮的影响自然越大,这个时代的民间房屋建造水平与条件实在难以抵御这些自然灾害。
    因此相对于风平浪静的内陆而言,这个时代的沿海地区,就是人们眼中的穷乡僻壤。
    而海边渔村的那些渔民。
    则基本都是失去了田地的百姓,走投无路才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至于后世受到人们追捧的海鲜,如今也并不怎么受欢迎,甚至在一些有田有地的望族和富农眼中,那些海鲜就只是喂鸡喂猪的饲料,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拿去果腹。
    不过海鲜中的鱼倒算个例外。
    虽然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冷藏和运输的条件,大部分海鲜打捞上来之后基本都只有腐坏发臭的下场,但如果渔民将鱼晾晒成咸鱼鱼干,还是能够当做粮食储存或是当做商品去换取一些东西,只不过收益依旧很难与种地相提并论便是了。
    当然……种地的前提是得是先有足够的田地。
    又过了十日。
    刘据一行人在距离曲成还有两日路程时,来到了一个名为东沟的小村落。
    这个小村落尚且不足百户人家,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河。
    时下天色已经不早,霍光命人进入村落查探了一番,又有当地亭长作保,便决定先在村外扎营歇息一宿。
    结果才刚扎好营,还未来得及生火造饭,外面便传来了一阵骚乱。
    刘据最近也是闲的蛋疼。
    见好不容易有事发生,又听说来者只是有一个乡民,不论霍光如何劝阻,也非要亲自去瞧瞧。
    如此来到外面,隔着十丈远就听到了亭长的呵斥:
    “快点回去!你知道这是哪位贵人,就敢前来造次?”
    “山叔,你就行行好问问里面的贵人吧,我娘要是再不送去黄县求徐神仙请药赐福,怕是就不行了!”
    “那也不成!听叔的话,这位贵人不是一般人,你听叔的话先回去,等过几日再有车队过来,叔保证帮伱好好问问,快点吧祖宗!”
    “山叔,你就行行好吧,我娘她……”
    眼见一众披甲执锐的武士横眉冷对,腰间利刃已出了半鞘。
    而这个被称作的“山叔”的亭长又一个劲儿拖着他往回走,这个年纪也就与霍光相仿的青年男子心中一急,竟猛的挣开山叔的手,“噗通”一声朝着营帐深处跪下,扯开嗓子高声大喊起来:
    “里面的贵人,你发发善心救救我娘吧,我给你磕头了,磕头了,磕头了啊!”
    “肃静!”
    附近的期门武士与建章骑利刃瞬间出鞘。
    “别别别,各位上官,这混账小子没什么坏心眼,是他娘快不行了,他一时心急才做出如此冲动之举,我这就将他拖走,立马拖走,保证不给诸位惹麻烦。”
    被称作“山叔”亭长吓得连连摆手,赶忙又去捂那青年的嘴,强行拉着将其拖走。
    就在这时。
    “什么情况?”
    不远处终于传来刘据的声音。
    “殿下!”
    期门武士与建章骑闻声连忙回过身去,低头施礼。
    “殿下?”
    那青年男子闻言亦是怔了一下。
    他虽然不识几个字,但也知道殿下这个称呼究竟意味着什么。
    山叔还真没骗他,这果然是个贵人,而且是个天大的大贵人,难怪出行能带这么多披甲执锐的武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