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长生:从瓶山开始修仙法 > 第467章 秉烛夜行 棺山遇仙

第467章 秉烛夜行 棺山遇仙

    “看方位,上为干,下为坤,干属阳,坤属阴。”
    陈玉楼侃侃而谈,“所料不错的话,坤位应该是座阳庙。”
    “干阳坤阴?”
    “不对吧,陈掌柜,坤位不该是阴观么?”
    两人说话间,之前在书架中穿梭来回,翻阅古书的众人也都围了过来,只是听完他的判断,一道疑惑声忽然从身后传来。
    老洋人皱着眉头,眼底满是不解。
    不仅是他,一旁的白半拉和袁洪亦是如此。
    “这就不得不说地仙村的风水观位了。”
    “上阳下阴,乾坤相错,所以,乾坤方位在此地得反着看,没发现此处藏骨楼中,阴气深重么,如此算的话,坤位才是阳庙。”
    陈玉楼淡淡一笑。
    昆仑所指的那座古观,就是供奉关二爷的炮神庙。
    也是他计划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其中埋葬的火药,正好为九死惊陵甲准备。
    “风水错位,这种地势倒是罕见。”
    “陈掌柜,是不是就是陵谱中记载的龙虎角煞?”
    白半拉听得眸光闪烁,若有所思般抬起头。
    “不错。”
    陈玉楼点点头。
    白半拉虽是初学,但能够举一反三,做到这一步,已经实属难得。
    说到这,他举着风灯转而看向第二幅古画。
    和第一幅中情形极其相似,但细看就会发现,并非地仙村,而是村寨之下成片的古墓群,层叠交错,规模格局刚好与地仙村对应。
    “这就是阳宅和阴坟。”
    “果然是错位而修。”
    看到这一幕,原本还有些难以理解的几人,心中疑惑顿时消了不少。
    有前两幅舆图,接下来两幅,一众人看起来就要简单许多。
    第一幅为秉烛夜行图。
    描绘的是无数人在茫茫深山中,举着火把送葬的一幕。
    看位置,正好是地仙村舆图中无头尸胸口处的裂纹,通往的是地底之下,狭窄沟壑中,地势陡峭险恶,山崖中埋着无数造型古怪的青铜器。
    看上去应该是祭祀所用。
    古老而诡异。
    与汉地常见的青铜器形制截然不同。
    看到它们的一刹那,陈玉楼脑海里不知为何,突然冒出了三星堆几个字。
    至于第二幅,风灯凑近,一行五个墨字顿时映入众人眼帘。
    “棺、山、遇、仙、图?”
    “遇仙图?!
    听杨方一字一顿念出那一行字,在场诸位脸色间顿时露出一抹古怪。
    当日君山岛上,白泽带他们去往的那座古洞府。
    坐化在醴泉边的白骨前辈,便是遇仙派传人。
    如今再听到这两个字,很难不让他们想起当日所见。
    “棺材山真有仙人?”
    “还是说……这就是封师古的自画像?”
    数个念头,在几人心头一一闪过,谁也不敢迟疑,各自屏气凝神,凑近古画之前,抬头细细看去。
    只是……
    也就数尺大小。
    但其中记载的内容之多,却是让人惊叹不已。
    从右到左,画面被冥宫内外分成两篇。
    椁殿外,无数身穿黑色戏服的盗墓贼,正在搬运堆积如山的明器。
    这一篇倒是好了解。
    在场众人,凡是去过瓶山者,几乎一眼就认了出来,那些黑服之人,便是传说中的观山太保。
    尤其是红姑娘,美眸闪烁,下意识偷偷看了眼陈玉楼。
    当日玉屏石门后的裂缝深处,那具古尸便是如此打扮。
    至于其余人,也在露阁的廊道中见过那副纸甲。
    也是相同打扮。
    再看椁殿,应该就是传说中乌羊王陵。
    不过,等他们视线转到第二篇,纵是他们见多识广,也被其中描绘的情形惊讶的瞠目结舌。
    殿内一具石棺大开。
    周围横七竖八的躺着好几具尸体。
    各个尸横血溅,死状极为凄惨,其中甚至有两人腰间挂着观山金牌,一看就是封家极有权势的人物。
    毕竟,当年明朝皇帝,赏赐给封家的腰牌数量并不多。
    除却嫡系同宗之辈。
    分支外姓是没有资格佩戴金牌的。
    偌大的宫殿内,大部分人都横死当场,只有一个身穿黑袍的中年男子依旧活着,只见他手持一把长剑,站在棺头处,横眉冷目,风姿卓然。
    赫然就是封师古无疑。
    而在洞开的石棺中。
    则是横躺着一具异常高大的金首古尸,一双大手垂在棺外,隐隐还能见到颀长的手指间鲜血淋漓。
    与一路所见的乌羊王形象如出一辙。
    死在殿内的观山太保,应该就是被它所杀。
    只不过。
    它也不好受。
    胸口处一道深可见骨的血洞,几乎将胸骨贯穿,猩红的血水往外流淌不止。
    除此外,乌羊王身上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