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惊明 > 第43章 狼烟起之哨探(下)

第43章 狼烟起之哨探(下)

    远隔数里外埋伏在灌木丛中,啃着干粮的暗哨,听到这声音,顿时1个激灵,这声音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
    但是下1刻,那声音再次响起,而且是不同方向传来的,但是那声音的频率都是1样的…2长1短??
    暗哨的心态顿时1震,这就意味着起码是两个万户的兵力啊。
    奶奶的,这帮子鞑子是动真格了吗?那暗哨再次狠狠地咬了1口手中的干粮,从怀中取出敲火镰石,将那随身携带的西瓜纸炮给点燃了!
    发现敌情,点炮报警,这是暗哨的规矩。
    随着这1处纸炮的响起,不多时,就有着远处的炮声继续响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这便是所谓的烽火传信,只不过发展到了明朝,早已被火药所取代了,变成了各炮照数接应,挨次传递!
    而这纸炮的威力虽然响亮,哪怕接连传递,但是终究受限于暗哨的人数问题,传递不了到长城边上。
    这时候,就轮到那架炮士卒了。
    这些架炮士卒,都固定在特定的潜伏地点,1般距离关外是在4十里到5十里左右的范畴内,往往两人1组,有着两门3眼铳。
    若是军情很急,那就两门接连击发,或是不急那就1门。
    这3眼铳杀伤力不够,但是却能听个响,远比那西瓜纸炮要来得响亮了。
    而架炮士卒,他们被称为尖儿手,其实在万历年间已经跟那夜不收混为1谈了,但是其实不然,那尖儿手所掌的是放炮传递之用,与那夜不收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那暗哨的消息传递到架炮尖儿手之后,军情的传递就交到了这些尖儿手身上,而不是暗哨1肩独担。
    那些个尖儿手在听到这接连响起的纸炮声,也纷纷面露急色,纸炮声1直不断,这说明暗哨将身上所有的纸炮都用掉了,这已经是军情紧急了,当即也用镰石点燃那3眼火铳,朝着半空中击发而出。
    “轰——”
    “轰——轰——”1处炮声刚歇,很快便又有炮声接上。
    炮声隆隆,接连不断,响彻到了那长城沿边的墩台上。
    蓟镇墩台处,00总总不下数百座,前后联络,烽火相望。
    此刻这些墩台上的墩军都听到了那炮声,那些个主事的百总,或是把总们当即便明白北方的鞑子过来了,但是对于具体的数目,这些驻守在墩台的百总把总们并不知道,所以他们选择派出长哨夜不收出境哨探!
    这夜不收按着属地划分有两种,1种是驻守在各个墩台内的夜不收,另1种则是直属于各营的夜不收。
    像是蓟镇,蓟镇每营平均下来有夜不收3百名左右,像是马兰峪营则设有夜不收4百名,就连山海关营这种已经处于内地当中,防区很小的也有着3十名夜不收。
    这个数字已经很离谱了,换算下来,这夜不收跟额兵的比例已经达到了近1成,远超其他地区。
    而这其中变化,还是离不开戚继光,镇守蓟镇十多年的戚继光很清楚,想要守好边关必得夜不收,使其探听风声,所以蓟镇夜不收占边防军力的比例,是整个9边最高的!
    而每个墩台也有着墩军和夜不收,每墩,墩军5名,夜不收2名,相互保结,2者分工明确,所谓侦探责在夜不收,瞭望责在墩军!
    至于那长哨夜不收则是按着任务类型和远近来划分的,除了那长哨之外,还有远哨和传报的。
    远哨的主要跟那明哨有些类似,主要是间谍刺探之用,而长哨和传报,主要就是观察有无敌军接近,探其动静,以及到达时间,众寡之势。
    半日之后,各处墩台的夜不收都开始走报给各墩的百总,而后这些个百总又将这探知到的军情差人飞报给千总。
    千总在汇合了各墩台上报上来的军情之后,进行了1个简单汇总,就将其全部打包,派遣走报夜不收报给提调墩台官!
    这9边重镇,每个防区都分为多路,像是蓟镇就有十2路。
    各路皆有提调墩台官,用以汇总那墩台上的军情。
    那提调墩台官在收到军情之后,拆开粗眼看去,顿时脸色大变,像是有些不敢置信地细细看去。
    好半响之后,才将这些军情全部打包到丝囊当中,而后又再写了1份军情汇总1并放入到哪丝囊当中,再派出塘马,以及缉事军向上呈报。
    那几位塘马和缉事军所奔去的方向正是潞王朱翊镠所在的古北口。
    塘报到的时候,朱翊镠其实也是刚刚到的那古北口。
    他在等来了李如松所带领的1千5百军士,以及数百帮丁之后,便火速赶往古北口。
    同时也传檄那3千浙兵只需要往刘家口即可,不需与自己汇合。
    经过在石匣营这几日的心理建设之后,他绝对要冒险1回,不能像前几日那般惜命了。
    火中取栗,着天底下哪有无风险的事。
    只是前往古北口确实耗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从那石匣营到古北口,虽说只有6十里。
    但是路程确实绕,花的时间也确实多的。
    朱翊镠1行数千人,往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