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 > 第104章 牛家村修城墙

第104章 牛家村修城墙

    青阳县地处边境,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城池,所以县城的城墙也就三米多高,宽的话估计也就两米顶天了,三人并排站在上面,应该能挤一挤,你要说它没用吧,抵抗些山贼流寇还是没问题,但是真是遇到外敌入侵,估计就只能是摆设了。
    京师的城墙那就又完全不同了,估计整个大龙帝国,最高最厚实的城墙非京师莫属了,当初周武第一次到京师的时候,就被那高耸的城墙惊得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周武目测京师的城墙至少有二十米,宽度具体多少米,周武不清楚,但是同时跑五辆马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牛家村具体要建多高多宽,周武还真没想过。
    “哎,我就知道,你先看看这个。”
    陈平安一脸无奈,随即拿出了府衙里关于青阳县的地图。
    “这便是牛家村,如果修建城墙的话,肯定要将城墙的位置大致确定,然后在确定高和宽。”
    说实话陈平安拿出来的地图,和前世相比简直太简陋了,不过在这个时代,这已经算最精致的地图了。
    好在大致的轮廓还是能看出来,周武和陈平安对着地图商量了半天,终于将城墙的位置确定好了,整个城墙将牛家村和一直链接的码头全部围在里面,其长度规模已经和县城的城墙长度差不多了。
    “这是不是规模有些大啊,要不然码头和牛家村各建各的,这样能省不少。”
    陈平安也觉得工程量有些大了,在一旁劝说周武。
    “不必,如果分开建设的话,如果遇到敌情,牛家村很容易被围困住,链接码头虽然现在看似工程量大,但是圈住的地更多了,这样以后发展的空间也更大。”
    陈平安作为掌管一府之长,自然也知道长远发展来看,整体建设更好,但是他这消耗的钱财,也非一般人能承受,不过既然周武一再坚持,陈平安也不在劝说,毕竟上报上去,自己也能分得一份功劳。
    “至于高度和宽度,我觉得还是取个中吧,至少十米高还是要有的,不然抵抗不住敌人的进攻,这钱不就白花了。”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可别后悔。”
    周武话是放出来了,但是陈平安知道,这城墙没这么简单。
    “不会的。”
    “虽说这事是好事,但是流程还是要走的,我先给上面写个折子,你回去等消息吧。”
    "那就麻烦你了。"
    “你突然这么客气,我有点不习惯啊。”
    。。。。。。
    陈平安在周武离开后,便思索这份折子怎么写,思考片刻后,便有了主意,很快这份折子就出现在京师内阁大臣的桌面上。
    “陈老,您看看这份折子?”
    一个中年官员将自己手中的折子转交给以为年纪稍大的老大人。很显然,在坐的人之中,这位老大人应该是经验最丰富了,所以大家经常有拿不定主意的折子,一般都会交给这位陈老定夺。
    “又是什么事啊,我看看。”
    陈老接过折子,自己阅读起来,不过很快他也眉头紧锁起来。
    “民间出资修城墙?虽然前朝有过先例,但毕竟本朝还没有相关律法,这件事确实有些棘手啊。”
    陈老也被这份折子给难住了,要说不批吧,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要批了吧,怕以后有同僚拿这事儿做文章,诋毁自己,一时间陈老也陷入两难的境地。
    “陈老意下如何。”
    “不如交由圣人定夺?”
    陈老一时也无法决定,只能把这个难题交给最高领导人。
    就这样,这份折子又出现在了李天成的手中。
    “传太子前来。”
    李天成看完折子后,也是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什么,片刻便命人去传太子。
    “参见父皇。”
    李君仁知道父皇召见,一刻也不敢耽搁。
    “太子你看看这份奏折。”
    李别的,只是将手里的折子交给了李君仁。
    李君仁起初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边疆战事之类的,结果没想到是有人愿意出资为大龙修城墙,一看落款,居然是金山府陈平安的折子,那多半和周武又脱不了干系了。
    “太子以为如何?”
    "儿臣以为是好事。"
    “哦,说来听听。”
    “回父皇,民间愿意出资修建城墙,不仅说明此人忠君爱国,更代表大龙帝国施以仁政有了显著的效果,才会有人愿意为国出力。”
    “嗯,说得在理。”
    “而且咱们现在国库空虚,就算今年秋收征税上来,也无非是将前面的窟窿补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用来基建发展。现在有人愿意出钱帮咱们搞这些,当然是欢迎之至,而且咱们还应该大力宣传,让所有人都引以为榜样,如果能纷纷效仿,更是天大的好事。”
    其实李君仁的分析和李天现所想的不谋而合,所以在听到自己儿子和自己想法一致以后,直接就拍板,在奏折上画了一个圈,这就代表天子已阅,同意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