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 第202章 惊艳世界

第202章 惊艳世界

    这些古画很多都是传承有序的。
    有“明四家”之一唐寅的《西山草堂》、明末书画篆刻家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永乐大典》和《女史箴图》等。
    其中《女史箴图》,是现存已知的最早绘画长卷之一。
    曾被乾隆皇帝视为至宝,上面留有他的大量鉴赏印章。
    战争期间,这些无价之宝,被洋人以粗暴的方式掠夺走。
    抢不走的,就放火焚烧,连烧了三天三夜。
    吃相十分难看。
    还有来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壁画、绢画,被洋人哄骗着,以低价收走。
    哪怕提前谈好了条件,可是亲眼看到自己国家的艺术瑰宝,存在别国的博物馆里,众人还是难掩气愤。
    那种民族的耻辱感,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这些本是我们国家的。
    当外部矛盾大于内部矛盾时,内部人员就会变得特别团结。
    来之前,这帮老专家,谁也不服气谁,但现在,出奇得团结。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就是要把这些画修复得完好如初。
    他们做不到的,我们能!
    他们不会的,我们会!
    他们不行的,我们行!
    华夏五千年文明,不是徒有虚名的。
    大家漂漂亮亮地完成任务,好为国争光。
    当大家心齐时,工作开展起来,就特别顺利,意见也特别一致。
    原本在国内,一个修复方案,至少要讨论三、五天,才能定下来,在这里一天就确定好了。
    定下修复方案,大家开始分工行事。
    按照各人特长,领到负责修复的画,埋头修复起来。
    每个老专家都带着助理帮忙打下手,只有苏婳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她负责修复的正是大e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女史箴图》。
    这幅画之前曾用“日式折屏手法”修复过,导致破坏,画卷出现明显的绢丝开裂和掉粉断裂。
    画上无数文人收藏留下的题跋,都被裁掉了,切口处有明显掉渣、断裂、掉粉、掉色现象。
    损坏极其严重。
    前些日子的火灾,又导致画面干裂、边角被熏得泛黄、泛黑,残损加重。
    苏婳先用烧开的水,淋洗上面的污秽和烟熏的痕迹。
    这一操作,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给惊住了,打着手势,连声喊道:“no!no!no!stop!”
    苏婳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语气坚定地说:“放心,我有将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如果修坏了,我赔,我立军令状,拿性命赔!”
    见对方半信半疑,她当即拿起纸和笔,唰唰地在纸上立下了军令状。
    工作人员再次惊呆!
    从来没见过这么自信,这么果敢的人,居然为了工作,赌上最宝贵的性命!
    看样子是真有两把刷子。
    那些人交头接耳,商量一番,拿着苏婳立的军令状,离开了。
    把门关上。
    苏婳拎起热水壶,把画面脏的地方,接连淋洗了五、六遍,才清洗掉上面的污秽。
    洗完,开始揭画。
    揭完,要补上面的虫洞和窟窿,以及断裂的地方。
    苏婳用外公传给她的独门秘诀,珠联璧合式修复方法,来修。
    珠联璧合修复,主要是修复用的料特别。
    用水加皂角、桂皮、花椒、蜂蜜、明矾和白芨等诸多材料,按配比,放入锅里熬,再加挑选好的补纸撕碎,一并扔进锅里,一起熬制。
    熬好后,苏婳用外公教授的方法,每天一点一点地在显微镜下进行修复。
    修复了一个月,终于大功告成。
    修复的同时,苏婳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定做了一个特殊的橱柜。
    橱柜里面要恒温恒湿,灯光不能太亮。
    平时不展出的时候,就把修复好的《女史箴图》,放在橱柜里保存。
    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古画,在苏婳一双妙手下,修复得完好如初,再延续个几百年,也没问题。
    众人在大e博物馆接连修了三个月,终于圆满地完成任务。
    苏婳一个人修复了任务的三分之一。
    其他十几个老专家,加起来,修复了三分之二。
    虽然苏婳年龄是最小的,却是活最好的,效率最高的,表现最惊艳的。
    一个人顶他们好几个。
    看着原本破损不堪的古字画,被修复得成最初的模样,大e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激动万分。
    当天下午。
    e国的记者,前来采访这帮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文物修复师。
    苏婳被采访的最多,给的镜头也最多。
    因为她修复得最快最好,又年轻,长得也漂亮,自带新闻话题性。
    还因为她敢立军令状!
    和平年代,像她这么敢立军令状,在e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仅此一人!
    就是这股子自信、果敢劲儿,特别抓人,让她充满魅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