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21章 杀张邦昌的机会

第21章 杀张邦昌的机会

    李纲眼神幽怨。
    官家啊,你有开封府尹的人选,怎么不早说呢?你早早说明,臣也不会反对的。
    张邦昌心中更是凉飕飕的。
    皇帝太奸诈了。
    一直以来,皇帝都没表态,任由政事堂的宰相们争斗,斗来斗去疲惫了,双方都各不相让,赵桓提及的人选直接通过。
    皇帝捡了便宜。
    尤其刘韐是皇帝亲自安排,必然是旗帜鲜明站在皇帝一方。
    一众人,各有所思。
    赵桓不管众人的想法,笑说道:“诸公都见了刘韐,也都认可了他。拟诏下发,让刘韐尽快上任,整顿开封府。”
    李纲道:“臣领旨。”
    张邦昌心中不乐意,却也说道:“臣领旨。”
    赵桓问道:“开封府尹选定,还有其他的事情没有?”
    李纲回答道:“官家,刚接到一则消息,金国派遣了宰相刘彦宗为使臣、蔡靖为副使,正在来东京城的路上,据说打算和谈。”
    徐处仁哼了声,愤愤道:“官家,金人和谈是包藏祸心,不是真正和谈,是进一步索要好处,以及拖延时间。”
    吴敏说道:“臣认为不管如何,见面谈一谈再说。”
    张邦昌对金人充满了恐惧,骨子里就想认怂,表态道:“如果金人愿意和平共处,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既省钱又不需要作战。”
    白时中道:“臣赞同和谈,何必要打打杀杀呢?”
    刘韐看着却没表态。
    他只是开封府尹,不是政事堂的宰相,事情还轮不到他插嘴。尤其他和皇帝交谈后,对皇帝印象大为改观,也相信皇帝。
    赵桓一瞬间,就判断了目前政事堂的情况。
    张邦昌、白时中和吴敏都是主和,不希望作战。
    李纲和徐处仁主战。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吴敏又不是张邦昌、白时中一党,是偏向李纲和徐处仁的。
    至少在目前,吴敏和李纲、徐处仁政见相同,没有生出矛盾。
    在盛世中,政事堂不能一团和气,要有相互间的制衡,因为政事堂的宰相有制衡有掣肘才不会危及皇帝。
    如今国家危难,不能老是内耗,得进一步解决政事堂的争执问题。
    要解决问题,就得从源头上解决宰相。
    比如张邦昌!
    杀李邦彦是师出有名,是李邦彦欺君。
    金人的使臣来了,是否有运作诛杀张邦昌的机会呢?
    赵桓转眼有了想法,吩咐道:“金人要怎么谈,见过才知道。这事情不必争议,等金人到了东京城,我们谈了再说。”
    “官家圣明!”
    张邦昌眼前一亮。
    皇帝没有拒绝谈判,要见一见金人,这说明皇帝心动了。
    对嘛!
    这才是皇帝。
    白时中也见到再度掌权的机会,想着可以压制主战派,高声道:“官家,金人有休战止戈的打算,何必要再战呢?”
    李纲哼了声,呵斥道:“和金国交战,不能首鼠两端,一旦官家都摇摆不定,下面的官员就会立场不稳啊。”
    徐处仁道:“请官家明鉴。”
    两人神情严肃,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金国在这时候挑逗皇帝,万一把皇帝刚刚树立起来的求战之心瓦解了,一切就不好办了。
    赵桓神色坚定,摆手道:“李卿,不必再议。”
    李纲却不愿意退让,郑重道:“臣肺腑之言,请官家明鉴。”
    “不必再说!”
    赵桓做戏做圈套,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呵斥道:“李纲,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其他的少管。”
    李纲心头一冷。
    皇帝终究受不得蛊惑,竟然又要转向了。
    张邦昌看到机会,落井下石道:“官家,李纲大逆不道,冥顽不灵,臣请罢免李纲太宰一职,安排他担任宣抚使,出使河北。”
    “你在教朕做事?”
    赵桓脸色更是森冷,厉声呵斥道:“张相公,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该管的,少管!不该过问的,少过问。”
    “是,是!”
    张邦昌碰了一鼻子灰,却没有半点恼怒,因为皇帝和李纲开始决裂了。
    这是好事情。
    趁着金人来东京城谈判,利用金人的力量恐吓皇帝,让皇帝惴惴不安,再把李纲撵出朝廷。
    未来,他还能再一次掌控朝廷的力量。
    他还能宰执天下。
    赵桓见李纲要继续劝说,没有透露丝毫想法,因为透露了就不灵了。李纲越是愤怒,就显得愈发的真实,张邦昌才会上钩。
    赵桓道:“都下去吧。”
    李纲和徐处仁相视一望,很无奈的退下。
    吴敏慢悠悠的走出。
    白时中和张邦昌得意洋洋的走了出去,一脸的欢喜,一扫胸中的郁结之气。
    刘韐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若有所思,却没有表露心中所想。
    他看人看事情,不看对方说什么,而是看对方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