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29章 天下名妓李师师

第29章 天下名妓李师师

    大殿中,所有政事堂的宰相,以及其他官员,都感受到皇帝的气魄。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话说得太好了。
    岳飞垂首站在下方,心中更是激动。他就是皇帝不拘一格提拔的,自当为皇帝效忠,更要立功才行。
    白时中心头叹息,知道没有回转余地,恭敬道:“臣谨遵官家吩咐,杨时的确合适。”
    吴敏道:“臣也同意杨时拜相。”
    徐处仁的性格疾恶如仇,杨时也是如此,两人早就认识,而且对杨时很尊敬,笑说道:“臣同意提拔杨时。”
    政事堂的四位宰相,齐齐同意。
    赵桓颔首道:“既然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
    “臣等告退!”
    李纲和白时中等人齐齐退下。
    所有人离开,赵桓吩咐道:“传旨,召杨时入宫。”
    黄经立刻安排人通知。
    没过多久,杨时头戴长翅帽,穿着绯色官袍进入。七十开外的杨时,丝毫不显苍老,反而显得精神矍铄。
    杨时在来觐见的路上,遇到政事堂的宰相们,一个个对他道喜,又没说具体是什么事儿,让杨时都有些懵。
    杨时行礼道:“臣杨时,拜见官家。”
    赵桓道:“赐座!”
    等杨时落座,赵桓说了金人来谈判,赵桓拒绝求和,且斩杀张邦昌和蔡靖的事情。
    赵桓最后说道:“张邦昌伏诛,政事堂宰相空缺,朕提拔杨卿担任少宰兼中书侍郎。”
    杨时直接道:“张邦昌一心卖国求荣,该杀,官家……”
    话说到一半,杨时才回过神,脸上露出诧异神情。
    当宰相。
    升迁的跨度太大了。
    杨时的履历丰富,也有一身的才学和能力,被人评价有经世济民的能力,却只是个从四品的右谏议大夫。
    如今,彻底不一样了。
    杨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问道:“官家贸然提拔臣,恐怕会招致无数的非议,让官家为难。”
    赵桓说道:“政事堂的宰相们都一致同意,没什么非议。杨卿名满天下,为天下表率,谁敢反对呢?朕认为天下的读书人得知杨卿拜相,会无比欣喜。”
    杨时心中感动。
    这样诛杀奸佞,一心备战的皇帝,才是大宋朝的圣君。
    多亏太上皇禅位,否则现在的局面会不可收拾。
    杨时拱手道:“蒙官家倚重,老臣自当以余生之力,为大宋鞠躬尽瘁,不负官家厚望。”
    赵桓笑道:“朕相信杨卿的能力,如今杨卿拜相,何以教我?”
    杨时坐直身体,郑重道:“官家不以臣浅薄,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朝廷的军略安排,有种相公负责,老臣就不僭越了。”
    “毕竟种相公打了一辈子的仗,深明大略,精通战法战阵,不需要臣置喙。”
    “政务上,主要是对内安抚百姓,对外抗金,大方向的策略,李相公的安排非常合理。”
    “臣觉得现如今,重点还是在抗金上。”
    “一旦金人的大军南下,朝廷挡不住,所有一切都会崩溃,这是只许胜不许败的局面。”
    “围绕抗金,臣有两个策略,供官家选择。”
    赵桓心中期待,问道:“哪两个策略呢?”
    杨时解释道:“第一策,动员全国各地的官员备战。”
    “南方各地,要传下诏令,通知各地的兵马进京勤王。”
    “北方各地方面,朝廷已经下发了作战的命令,却还远远不够,因为有的人骨子里怕金人,会阳奉阴违。”
    “臣建议安排太学生,奔赴北方各地动员。”
    “太学生们一腔热血,忠于官家,恰是如此,他们更愿意为官家冲锋陷阵,也更愿意为国家付出。”
    “太学生奔赴各地动员,一方面是准确无误传达官家的命令,另一方面也是磨砺太学生。”
    “太学的学生,容易陷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境地,最容易高高在上不落地,不知道地方百姓的疾苦。”
    “让他们去地方上走一走看一看,去传达命令,是一种磨砺和筛选的过程,为官家筛选真正的人才。”
    赵桓听到后眼前一亮。
    妙啊!
    姜还是老的辣。
    杨时的这一个策略,有着诸多的好处。
    危难之际,敢于为国家挺身而出的人,有气节有胆魄。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做出贡献,能有所作为的人,那就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赵桓心中激荡。
    这一趟提拔杨时,可算提拔对了人。
    赵桓继续问道:“杨卿说有两个策略,第二个策略呢?”
    杨时缓缓道:“臣的第二个策略,有些出格,请官家有一个心理准备。”
    赵桓摆手道:“但说无妨。”
    杨时捋着颌下胡须,不疾不徐道:“臣请官家,抽调教坊司的歌妓,组建一支慰问前线官兵的使团。”
    赵桓眼中掠过一丝诧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