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家师方孝孺:开局被灭十族 > 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顾虑

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顾虑

    朱棣说话时虽然面含笑意,可是一旁的朱高炽却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在朱棣面前如此放肆,哪怕是姚广孝,做出如此悖逆的举动,恐怕也会触怒朱棣。
    朱高炽生怕这位黑衣宰相可能会因此触怒帝王,刚想开口阻拦,却听姚广孝开口说道:“陛下,这诏书可是您让陈默写的?”
    “那是自然,除我之外,难道还有人能够驱遣的动他方孝孺师徒吗?”
    “既然这圣旨是您要求,那老僧今天就要请您暂收雷霆之怒,方孝孺忠于建文帝,甚至因此被打入诏狱,老僧都未曾出面阻拦。”
    “可是为了陈默这孩子,老僧今天却是必须要出面!”
    见姚广孝如此严肃,朱棣眉头微蹙:“难不成这圣旨上写了什么悖逆之语,这才让你姚广孝如此心惊?”
    “这上面的言语可能并不被腻,但却绝对不是陛下此时想听的话,陛下即将登基,乃是大喜之事,若这圣旨上有了触怒陛下的话语,还请陛下多多容让!”
    听了姚广孝的这番请求,朱棣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自从他起兵开始,姚广孝便一直跟在他的身边。
    此人能被称之为妖僧,不仅仅是因为他本领超群,能掐会算。
    同时也是因为他其智若妖,胸怀韬略。
    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就相当于青田居士于明太祖心中的地位,都是难以舍弃的股肱之臣。
    如今他如此严肃的提及此事,那朱棣自然
    也要仔细斟酌,考虑要不要给姚广孝几分薄面。
    思忖片刻,朱棣点头说道:“好,这诏书既然是我要求他写的,那我自然是要对他多加容让,只要这诏书内容不涉及到敏感之事,朕都可以考虑谅解!”
    “陛下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你尽可相信!”
    闻听此言,姚广孝总算放下心来。
    他将诏书递到了朱棣面前,同时开口对朱棣说道:“陈子秋虽然师承方孝孺,可是这对师徒的性格却是迥然有别。”
    “他既然愿意替陛下写这封登基诏书,那就说明方孝孺对于朝廷的态度也已经有所松动。”
    “若是这对师徒皆能为陛下所用,那永乐盛世也将指日可待!”
    朱棣并未听从姚广孝对陈默的夸赞,他只是急着想要看看陈默究竟能写出什么大逆不道的内容来,竟然会让姚广孝亲自进宫,为其说情。
    短短三百字的内容,朱棣却整整看了半柱香的时间。
    这虽然只是一份草稿,可是所用的却仍是特制黄绸,与圣旨材质并无二致。
    等看完了这上方所写的内容,朱棣的脸色逐渐变得阴郁。
    “这个陈默还真是好大的胆子,他这写的是登基诏,还是为朕准备的罪己诏?”
    朱棣说到此处,猛的将手中的圣旨团成了一个球,并重重的砸在了地上。
    见此情景,朱高炽和姚广孝皆是心头一惊。
    朱高炽慌忙蹲在地上,并将那份被搓成球的圣旨拾了起来。
    姚广孝
    手捻胡须,无奈说道:“忠臣可遇,圣主难求,陛下若是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那又如何统御天下文士?”
    闻听此言,朱棣更为恼怒:“朕当真是给了那陈默太多的优待,你看他在那圣旨上写的都是什么东西?他那分明是想让朕向建文低头!”
    “朕就算得位不正,可真毕竟是太祖的嫡传血脉,天下就算更迭易主,可执掌天下的人毕竟还是姓朱。”
    “那天下文士就算不服又能如何?举凡学问,苦读十数载,最终为的不还是入朝为官。”
    “只要朕还坐在这轮椅之上,那就不担心他们不对朕低头!”
    靖难之役虽然已经取得成功,但这件事情却一直是横亘在朱棣心中的一根尖刺。
    自从入主顺天府,他就一直不许旁人提起此事,哪怕是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对于此事也是讳莫如深。
    至于民间,更是因此衍生出了许多避讳,茶馆,酒楼之中甚至不允许有人提及和建文二字有关的内容。
    一旦有人提及此事,锦衣卫就会立刻动手抓人,这件事情已经搞得整个南京人心惶惶,百姓们说起话来都要考虑良多。
    朱棣虽然也想更改此事,可奈何得位不正这四个字始终像是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利剑,不知何时就会掉落下来。
    民间百姓提及也便罢了,毕竟那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如果有藩王因此生出反心,那他就很可能要步朱允文的后尘。
    这份登基
    诏书一旦昭告天下,那就意味着他承认了之前自己犯下的所有罪行。
    如此一来天下藩王尽可进京,以勤王之名推翻他朱棣的统治。
    朱棣冒不起这样的风险,也不想冒这个风险。
    他抬头看像朱高炽:“传令锦衣卫,封存翰林院,将方孝孺,陈子秋这对师徒逐出翰林院,从今以后永不录用……”
    朱棣话音未落,姚广孝便先开口说道:“陛下,难道您真要因为这点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