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请小何吃饭,也是为了我,他知道我爱吃宝祥居的菜,所以怕宝祥居出事,特意跟派出所打个招呼,让他们平时照顾照顾人家宝祥居!”李闯自认为很有道理,问陆海峰道,“海峰,我说的对吧?"
陆海峰看了他一眼,脸上满是一言难尽的表情。
“你就这样想吧,挺好的。”
姚红旗让李闯说得一愣一愣的,看向陆海峰。
“海峰,你什么时候这么会为别人着想了?”
这时三个人已经走进了部队大院,陆海峰拐了个弯,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头也不回地朝他们挥挥手。
“就从今天开始的!”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李闯和姚红旗面面相觑。
今天的陆海峰,好像跟往日不一样了。
这天苏棠请了个老瓦匠,准备在厨房里砌一个烤炉。
她以前习惯了用烤箱,到这里只有炉灶和锅,好多菜式都做不了。
好在她还记得传统烤炉的样式,如果能做出来,烤炉比烤箱好用多了。
但是这个活计需要技巧,不是随随便便就做的出来的,苏棠也是打听了好久,才听说有个老瓦匠能做这个。
所以这天趁着中午没事,苏棠就请老瓦匠过来开工了。
她把自己的要求详细告诉了瓦匠,瓦匠是个有经验的,很快就听明白了她的要求,准备开工了。
正忙着,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苏棠的名字。
“苏棠,这里有叫苏棠的人吗?有你的邮政包裹单!”
苏棠走了出去,看到一个穿着深绿色制服的邮递员。
他骑着一个二八大杠自行车,车后座两侧挂着塞得满满当当的绿色信件袋,里面是各种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信封和单据。
“同志你好,我就是苏棠。”
邮递员翻出几张包裹单,拿给她签收。
“有时间去邮局取包裹啊,就在前面,过两个街口,右拐就是邮局。”
邮递员告诉她取包裹的地址,便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苏棠拿着包裹单,进了隔壁。
"姥姥姥爷,你们看,这应该是小姨寄过来的。”
温礼香从缝纫机前站起身,接过包裹单看了看,等看清楚上面的重量,不禁吓了一跳。
“志兰这都寄了什么呀,一共有两百多斤?”她把单子给李章儒看,对苏棠说,“这么沉,你就别去了,等你文斌哥有空,让他帮你取回来。”
邮政包裹是有限重的,两百多斤的东西,得分成好几个袋子才装得下。
苏棠道:“可能是我托小姨寄的干菜干蘑菇,姥姥,文斌哥上班呢,就别麻烦他了。一会儿我问问胜男姐,看她能不能跟我一起去取。”
温礼香知道赵胜男力气大,人又热心肠,便同意了。
“正好,要是有蘑菇干,等你们拿回来,我给胜男装一袋,让她带回去给素芬尝尝。”
苏棠答应了,去隔壁找赵胜男。
听说苏棠要取几个大包裹,请她去帮忙,赵胜男立刻同意了,还去邻居家借了一辆三轮车。
赵胜男蹬着三轮,拉着苏棠往邮局赶去。
到了邮局,苏棠填了取件的单子,排了一会儿队,领到了五个缝得严严实实的大麻袋。
看看外面的字,有装化肥的,有装饲料的,还有编织袋。
邮局卖的袋子不便宜,所以现在的人寄包裹基本都是自己准备袋子,像这些袋子又结实又防水,洗干净了装上东西,再合适不过了。
这几个袋子虽然很大,却都不重,赵胜男一手拎了一个,苏棠也拖着一个袋子往外走。
两个人一起把这些袋子装到三轮车上,回去的路上,苏棠不好意思再坐车上了,想走着回去,赵胜男却不以为意。
“你才多少斤,还没一个麻袋沉呢,赶紧上来,咱俩快点回去。
苏棠只好侧坐在三轮车边上,赵胜男一路蹬着三轮车回去了。
到了李家,赵胜男把袋子卸到李家屋里,便回宝祥居去了。
时间不早了,苏棠来不及拆包裹,也回厨房去做酱肉了。
等她忙完了回家,温礼香已经把袋子都拆开了,挨个指给她看。
“这袋子是野菜干,那两袋子是干蘑菇,我分出来一子,一会儿你给胜男拿过去。”她带着苏棠进了里屋,指着炕上的新被子笑道,“你小姨跟我想一块儿去了,我刚给你们做好新棉被,她又寄了两床过来,我摸了摸,都是今年的新棉花,厚实
着呢。”
“还有棉袄棉裤,我估计她是没量你俩的身量,就做得肥了点,留了些富裕,回头我给你俩收一收再穿,反正现在才九月份,还来得及呢。”
苏棠搬袋子的时候,有两个袋子是鼓鼓囊囊还软软的,她当时没多想,没想到李志兰居然给他们做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