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大家对杨主任的另一个常用称呼。
护士发问:“那你下午看完门诊之后还上来吗?还是这台让小谢关?”
黄朝说:“这台瘤子也不大,领导来挖,很快的,我估计赶不上吧。没事,今天这个房间就一台,让小谢来慢慢关不好吗?省得房间结束的早,你们还要拆台。”
于是护士坐回去:“那也行,今天急诊多,我们慢慢做,免得结束早要做急诊。”
虽说这个房间只有一台,但是杨组今天有两个房间,另一个房间有两台手术,要做到晚上八九点。
谢宜年是组里低年资医生,按惯例,他做完这个房间的一台,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下班,他还要去另一个房间帮忙,直到他们组所有手术都结束。
谢宜年便和师兄说了:“师兄,我今天晚上能早点走吗?我晚上有饭。”意思是做完这个房间就走。
相对来说,外科同组的医生相处得还是比较融洽的,大家轮着来,谁生病了谁家里有事,就让其他人先顶着,相互之间也不是很在意这些小事。
黄朝用调侃的语气说:“你小子,中午才来,下午又要早走是吧?”
谢宜年说:“晚上要和女朋友的家里人吃饭。”
黄朝震惊:“不是?这什么情况?"
他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我不会年后收到师弟结婚的请柬吧?"
谢宜年说:“有可能,所以还请师兄放我去接受‘考察'。"
他并不知道大哥为什么要来看他,这个举动是否包含其他含义,比如夏夏的家里人想要“考察”他。
总之谢宜年还是十分紧张这次见面。
黄朝说:“那好吧,你事出有因,这是人生大事,你做完这台就好了,反正今天人手够的。”
“对了,你昨天夜里做的那个病人,家里是不是有个女儿在我们医院肿瘤科治疗?”
谢宜年说是。
“哦,上午老杨忽然关心这事,不知道是谁和他说的。”黄朝说:“这家人还挺惨的,她女儿每个月的化疗费就是一笔高昂的费用,现在她住在icu,我早上去icu查房,听说家属还没有把欠的费用补上。
谢宜年解释说:“这个人是我在医院门口吃饺子的时候碰上的,总不好不救,我想的是等她情况稳定一些,就转到普通病房,能省点钱。”
“哎。”黄朝叹口气:“师弟做大好人啊,不过我也能理解你,这种情况确实不好见死不救。我不是来批评你的,是这样的,上午老杨说,医院想做个这方面的报道,医院要宣传好人好事嘛,就把你推荐上去了,顺便动员一下社会捐款”
谢宜年听到这里,松了口气。他们组领导还是比较有医者仁心的,放在有的组,他这种行为早就被骂了。
“谢谢师兄。”
他知道黄师兄也一定帮自己说了好话。
“没事。”黄朝提醒他:“你以后也不要太滥好心了,我们干外科的,不能去赌家属的良心,现在懂得感恩的人太少,多的是家属觉得你谋财害命,动不动喊打喊杀的,你年轻,别一朝不慎,搭了自己一辈子,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就家境又穷性格又
极端的家属。”
黄朝赶去上门诊,没多久后杨主任就来了,他也提起昨天夜里谢宜年救人的事情。
手术室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发生什么根本瞒不过领导的眼睛耳朵。
杨主任倒是挺欣赏谢宜年,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从医几十年,历经风雨,想法又是另一个样。
“做医生要有仁心。”杨主任说:“现在是什么呢?大家都太想着自己,忘了真正的医者仁心,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你们,现在环境不好,医患互相不信任,动不动就发网上,网暴!”
就连杨主任这样技术高超的老教授,某小红app上还有“避雷”他的帖子,仅仅是因为患者觉得他态度不够好。
神经外科医生在人脑花上做手术,那是极讲究技术的,杨主任擅长开颅底的肿瘤,这个位置的肿瘤他做了一辈子,无论多大多深的肿瘤,他总能有惊无险地完成,并给患者和家属超出预期的结果。
有技术的人总是傲气的,基本上开刀开得好的老教授脾气都不行,所以网上的“避雷贴”有很多虚假成分,一些被骂得很厉害的教授实际开刀水平很厉害,而一些网传态度很好的教授,实际也只有态度好,开刀技术还是差了一大截。
杨主任怀念过去:“以前我做小医生的时候,收过一个病人,他信任我,我给他开好了,后来他恢复得很好,很感谢我,每年都送很多家里种的水果蔬菜,那会儿人家是真的感谢,你说现在早就给你举报了!”
“但是这样不好啊!”杨主任说:“患者不信任医生,医生防着病人,这样下去怎么开刀?那还敢冒风险吗?外科医生不敢冒风险,和内科有什么区别?”
谢宜年没有过多发言,他十分敬佩杨主任,杨主任脾气不好,经常发火骂人,但他绝对是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