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恋恋不舍地从祖母温暖的怀抱中直起身子,手还揪着祖母的衣袖轻轻拽了两下,见祖母没有挽留的意思,才嘟着嘴慢吞吞地站起来。
走过去趁其他人不注意,咬着嘴唇瞪了一眼景明珠,想让她让出中间的位置。瑾姐儿那双杏眼瞪得圆圆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小脸绷得紧紧的。
明珠小家伙还记得小时候的仇,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毫不示弱地回瞪了一眼,随即若无其事地转开视线,假装没看见,纤细的手指还故意抚了抚鬓角的碎发。
瑾姐儿只能坐了最边的空位,心里气鼓鼓面上却不显,她绞着手中的帕子,把绣着兰花的丝帕都揉皱了。
\祖母,刚刚看王嬷嬷似是很高兴,孙女忍不住问了一嘴,说是家中有什么好事?\明月笑着问,声音甜脆。
明珠也眼睛亮晶晶的都是期待,像是盛满了星星。
“当然是好事,都回京了,我们府里自然是好事连连。”老夫人轻笑出声,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还往下拍了两拍,手掌在锦缎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她愣了一下,才发现原本瑾姐儿倚靠腿的位置已经空了,更是笑得开怀,银白的发髻随着笑声轻轻颤动。
“瑾姐儿,你先带妹妹到侧屋去吃些点心,叫你明容姐姐给你们沏壶花茶。”老夫人柔声说道,朝两个小姑娘挥了挥手,那手腕上的玉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忽然听到明容的名字,景春熙往四周看了看,目光在厅内搜寻了一圈。两姐妹不情不愿走了出去,瑾姐儿故意踩着重重的步子,明珠则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只是嘴角微微上扬。
见屋里没有其他人,才压低声音问,\明容姐姐没有回去?\景春熙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还用手半掩着嘴。
\怎么回?亲兄弟还在青山庄,回去面对空荡荡的院子?长鸣、长度那两个庶出的叔叔能待见她?估计五头回来她也不会回,她乐意陪外祖母,由着她吧。\老夫人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怜惜,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她再看向景春熙,目光柔和,\熙儿的十三岁生辰也快到了吧?明容都已经十五了,\她转头看向大夫人,眉头微蹙,\改天母亲问问她,也得为她及早打算。\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
再看向景春熙时,“外祖母算算,你娘八月底生,你十月十七生辰,到时应该也回来了。算外祖母和大舅母亏你的,今年给你大办生日宴。”老夫人说着,眼中泛起慈爱的光芒,伸手轻轻抚了抚景春熙的发顶。
“那敢情好,把那些族人也请过来,回京后也应该齐聚一次。”大夫人立刻附和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然后和老夫人聊起邀请的人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手指在名单上点来点去。
景明月无语看天,那双漂亮的杏眼微微上翻,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听半天也没搞明白他们说的喜事是什么。
看把两个小的遣出去,本以为事情跟自己有关。没想却不然,而且,好像还把她这个大活人给忘了。
她轻轻咬了咬下唇,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看到景春熙身边空出来的位置,马上挪步走过来跟她坐一起,裙裾轻摆,环佩叮当。还关心了一句,“熙表妹黑了一些,”
她仔细端详着景春熙的脸庞,“不过倒是少了点稚气,多了点韵味,也更漂亮了。”声音温柔似水。
“哪有表姐漂亮?回京养了几个月,表姐愈发明媚大气了,颇有大家嫡女风范,也不知将来便宜了谁。”景春熙说的,还捋了捋她耳边垂下来的黑亮秀发,那发丝如绸缎般顺滑。
再一脸羡慕地看着明月精致的侧脸。
“连表妹也拿姐姐取笑。”明月佯装生气,轻轻推了景春熙一下,脸颊却泛起淡淡的红晕。
“哎呀!明月表姐饶命,外祖母救我。”被挠了痒痒肉,景春熙忍不住蹦了起来,像只受惊的小兔子,绕到了老夫人和大夫人身后,还故意做出夸张的躲避动作。
“哎哟,看我们说哪去了?都忘了正题。”老夫人笑着摇头,发簪上的流苏轻轻晃动。
“别闹,别闹,还真的有好事呢!”大夫人也忍俊不禁,用手帕掩着嘴轻笑。
四人终于重新坐定,景春熙和景明月被指着,招呼坐到了对面。两人规规矩矩地并排坐下,裙摆铺展开来像两朵盛开的花。
“熙儿,你把刚才与我们说的陶家大公子的事,再给明月表姐过一遍。”老夫人正色道,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
果然因这事把她叫来,景明月瞬间脸红到了耳根,那抹红晕一直蔓延到脖颈,眼睛也垂了下去,长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手指不安地绞着帕子。
“陶家大公子啊?”景春熙故意卖了个关子,声音拖得长长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转头面向景明月,直到看见她稍稍抬起了头,才继续说,“也就是宁国公府现在的主子,年纪呢…”她刻意放慢声调,每个字都咬得特别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