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董大厨五十左右岁的年纪,穿着老式的对襟褂子,地中海的头型,脑门油光锃亮,肚子溜圆,肥肥一张脸,带着讨好的笑容,听了房崇清的介绍,便上前一步,捋了两袖口,躬步弯腰,啪地打了个千,道:“真人,您吉祥。”
我打量了他两眼,道:“这礼倒是少见了,老京城人?”
董大厨道:“小的祖上是宫里的御厨,专门在御膳房熬粥的,侍候过慈禧老佛爷,也给袁大总统、宣统皇帝都煮过粥做过菜,如今在八里巷开个宫廷私房菜,专做御膳。前天得了信儿,就抛开别的预约,专门给您老人家熬这道腊八粥,今儿早上五点才算是熬成,没敢耽搁就赶忙给您送来了。”
说话间,从袖子里掏出个描金的精致信封来,双手奉上,道:“真人,这是熬粥的君臣用料,您瞧瞧可还满意?”
我接过信封没拆,只扣在桌面上,道:“不急看,听你讲讲吧。”
董大厨痛快地应了一声,指使两个伙计把食盒放到地上,先打开第一层,从里面取出两副碗勺来,摆到我和韩尘乐面前。
碗是玛瑙的,勺是细银的,花纹繁叠,精致异常。
再打开第二层,拿出八个小碟,装着八样小菜,一一拿出来,每拿一样,便报上菜名,还要细细讲一讲做法,什么八珍御酱瓜、金丝珊瑚卷、琥珀核桃仁、水晶肴肉片、翡翠芹香干……名字上档次,卖相也好看,做法更是繁琐,一听就不是普通百姓家能吃得起的——哪怕是酱瓜也太费功夫,平民百姓没那个人力精力来收拾。
上完小菜,再开第三层,才是腊八粥。
甫一打盖,浓香如云般轰然涌出,蜜甜、枣香、谷物的醇厚、一丝若有若无的药香,交织缠绵,馥郁扑鼻,顷刻弥漫整个小院。
盒中粥汤凝稠如膏,深红琥珀之色中,隐隐可见莹润莲子、艳红枣肉、金黄的桂圆、饱满的花生,各自在浓稠的粥汤中半隐半现,如同霞光沉入琥珀深处。
董大厨朗声道:“血糯为君,莲子、赤豆、桂圆、红枣、花生、芸豆、薏仁、芡实八辅料为臣佐,又甘泉为引,以紫铜大锅松柴大火熬煮。诸般食材,次第入紫铜深腹。先下血糯、赤豆、白芸豆等坚实者,注入甘泉,柴火初起。待锅内初沸,水汽弥漫如烟霞,则倾入莲子、薏仁、芡实。此时火候转作文火……”
他这正声情并貌的说着呢,却忽听韩尘乐脆生生地道:“能吃了吗?”
董大厨愕然一滞,但马上就掩饰过去,笑道:“可以吃,可以吃,大姐是饿了吗?”
小姑娘咬着手指,认真地说:“早上吃过饭了,倒是不饿,但这粥看着挺好吃的,就想来一碗尝尝。你说得那么多我都听不懂,可看起来也就是个腊八粥吧。”
董大厨神情略僵,道:“这可不是普通的腊八粥,搁前清的时候,那是老佛爷才能吃的,平头百姓别说闻了,连听都没机会听说……”
他这次还没说完,陆尘音的声音便响了起来,“那不也就是一碗粥?说那么多还能变成肘子不成?给我先盛一碗尝尝。”
话音未落,就见陆尘音夹着经书走了进来。
我问:“你不是去上课了吗?”
陆尘音道:“都腊八了,还上什么课,我是出去闲逛看热闹了。前面街上来了个伙摆摊卖艺的,耍得可好看了,就想着回来叫你们一起去看看,没想到你们居然乘我不在偷吃,让我抓着了吧。”
她走到桌旁,放下经书,挽了袖边,抄起韩尘乐面前的玛瑙上碗,也不用勺着,探手进粥桶里舀了一碗,乘着热乎劲儿,贴着碗边唏哩呼噜一口喝了个干净,赞道:“味儿确实不错。”
董大厨呆在原地,看着陆尘音如此施为,脸皮都在轻轻抽搐,仿佛心都在滴血般痛苦。
韩尘乐问:“什么味儿?”
陆尘音哈哈一笑,探手又舀了一碗,道:“粥味儿呗,还能啥味儿?”
一抬手,把这碗也喝了个干净,然后对院外道:“慕哥儿,叫大伙都来尝尝,这腊八不喝腊八粥,总是差点什么。崇清道长,别干站着,也来一碗啊,这粥啊,还是得乘热喝才好喝。”
慕建国就从门旁窜了出来,应了一声,进院入屋,捧了一摞小碗出来。
董大厨忍不住插了一嘴,道:“其实是温热入口,口感最好……”
陆尘音道:“你们也一起喝吧。”
董大厨支支吾吾地道:“这不合规矩……”
陆尘音道:“哪来那么多规矩?在这院里,我就是规矩,来,大家一人乘一碗。”
慕建国上前,抢过抬盒伙计手里的勺子,就着人头,一人一碗,最后还给花尘白三只一家分了一份。
一时满院子都是呼噜呼噜的喝粥声。
满满一大桶粥眨眼就喝了个干净,小菜也是丁点不剩。
董大厨最后收拾碟碗的时候,手都有些微微发抖,满身都是被蹂躏的破碎感。
我等他把东西都收拾完,上前跟我打千告辞,问:“你在天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