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攀金枝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始

   他之所以被抓,主要就是被牵进了齐、楚两王的争斗。
    他,这是代齐王府受过呢。
    齐王不能不管他。
    小厮匍匐在地,听到谢太夫人的近乎控诉的诘问,他赶忙回禀:
    “好叫太夫人知道,齐王系的朝臣们,已经帮郎君辩驳了。”
    “……原本,刑部、大理寺等给郎君议罪,要定郎君一个欺君的大罪。主犯斩首,家眷流放三千里。”
    小厮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都在抖啊抖。
    因为若真的按照几个衙门最初的议定,王家的主子们要被流放,他们这些奴婢也要被重新发卖。
    主家落罪而被发卖的奴婢,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关键还会一家骨肉分离,生死不知,今生都恐难团聚啊。
    谢太夫人闻言,而是浑身经不住的颤抖。
    主犯斩首?她的阿廪要被杀头!
    家眷流放?她、她都六十的人了,也要像个牲畜般被捆着、牵着去流放?
    只是想一想,谢太夫人就想要死一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流放三千里,绝对是比死都可怕的折磨。
    “还是几位齐王系的御史,极力为郎君辩解,说他定是被奸商欺瞒,并非有意欺君。”
    “另,安国公也为郎君求情,言说当年在沂州,郎君曾为大军筹措粮饷,是新朝的有功之臣。功可抵过,请圣人宽恕。”
    “……几番争取,圣人下旨,罢黜郎君的官职,抄没家产,遣回原籍!”
    小厮终于说出了最终的判决。
    好消息:王廪不用死了,一家人也不用被流放!
    坏消息:家产抄没,遣返回乡!
    王家,又如同十年前一般,被灰溜溜的赶回了老家。
    打回原形!
    谢太夫人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哭。
    她木然的坐着,已经有了皱纹的脸上,似哭非哭、似笑非笑。
    ……
    京城的风雨,还没有传到沂州。
    将谢宴之送出王家庄子,还帮他牵线搭桥,算是了却了这段因果。
    王衍那儿,收了地契、田契等,也送来了族谱。
    王姮恭敬的接了,并亲自誊抄。
    这、才是无价之宝,传承了近千年。
    王家之所以会被诟病,会被真正的世家嘲笑,就是因为手里只有残破的手抄本,而非原版。
    本着对老祖宗的尊敬,以及对后人的负责,王姮抄录族谱的时候,没有藏拙,而是拿出了她的最高水平。
    一手楷书,笔势委婉含蓄,线条遒劲有力。
    既有楷书的工整端秀,又融合了隶书的古朴质感。
    一笔一划,用心用力。
    一字一句,尽显功底。
    这,才是配得上琅琊王氏的书法。
    王衍曾经围观过一次,眼底闪过复杂。
    他就知道,王姮一直都在藏拙。
    她聪慧敏捷,极具天赋,又有名师教导,早该成为天下闻名的才女、书法家。
    但,小小年纪,她却懂得收敛锋芒——
    王廪的唯利是图,王衍曾亲自领教。
    有这么一个市侩、无耻的父亲,王姮的低调、“愚笨”,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某些方面,王衍觉得,自己跟王姮同病相怜。
    一个为了家族而不得不压抑自己,另一个为了不慈之父而装傻充愣。
    从第一次见面,王衍就觉得王姮有意思。
    随后几年的相处,亲眼围观王姮与先生“斗智斗勇”,愈发觉得这个小师妹有趣儿。
    再然后……心动似乎也不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可恨两人居然是“叔侄”!
    原本,王衍还想着,他会找到证据,揭穿沂州王氏的真面目。
    如此,既能为家族清除“污点”,也能满足他的某个野望。
    但——
    也罢,那些财货,对于早已没落的王家来说,真的很重要。
    王衍也需要齐王府、楼彧等做助力。
    侄女儿就侄女儿吧,至少还是“一家人”,没有生分,更没有结仇!
    压下了某个念头,王衍却没有停止对王姮的欣赏。
    看到她真实的书法水平,王衍忍不住叹息:不知道王九何时才能张扬起来,展现真正的自己!
    王姮:……张不张扬的不好说,王家即将树倒猢狲散啊。
    抄录完族谱,将原件归还王衍,王姮就收到了京城的消息。
    看清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渣爹的骚操作,王姮都无语了。
    还不如直接跳进皇陵的坑呢。
    至少皇陵是公差,出了错,也是渎职。
    王廪倒好,居然被个商贾当成了替罪羊。
    堂堂朝廷命官、所谓世家贵公子,居然因为黄白之物而与商贾同流合污,这般贪婪、这般市侩,简直丢尽了颜面啊。
    罢官!抄家!
    倒是符合王姮之前的猜测——姜侧妃会收拾王廪,却不会让他真的罪无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