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三章 耳畔

第四十三章 耳畔

    如果可以,请让这一次触碰也传达到暂儿的耳边。
    海瑞收回手,握成拳,指尖抵在手心,残留着温润的暖意。
    人是暖的,是软的,是热的。
    是活的。
    也许人本就应该是人。
    人饿了需要吃东西,人冷了需要添新衣,人喜欢漂亮的事物,人喜欢更好的生活,人是活着的。
    人都会喜欢去吃更好吃的东西,就像他喜欢吃的酸笋汤,他吃到时也会觉得开心,觉得比荠菜更好吃,只是他未曾表露也未曾正视,因为他觉得享受是罪恶的。
    吃什么,变成了做人的延伸。
    可只要不是偷的抢的,那就不是错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人欲。
    否则,人为何总是挣扎着求生。
    海瑞看着身旁的小姑娘,她对他没有怨怼,没有愤恨,也没有期待。
    医术卓绝,格物有方,如今看来为人处事也很好,更别提在政务与民生上的造诣。
    是很优秀的好孩子。
    可他更想见见自己的孩子。
    然后买一包点心,和她说,饿了吗?
    爹给你带了甜糕,多吃些。
    那天暂儿到底是饿了,还是馋了,已经不重要了。
    她不是有错的那个。
    错的是自己。
    将软和,温热的,活生生的女儿视作冰冷牌坊,甚至不可,不该有一点儿贪嘴的自己。
    有错要改。
    海瑞临走前,给海暂儿留下了一封信。
    身上没有什么银钱,海瑞于是和张居正写了欠条,将他曾经看不惯的那些“靡费无益”的点心买了一个拼盒,放在案上,点了香烛。
    然后将剩下的银子分好,给每一位儿女留下一份,随着一封各自的信,托人转交。
    那封信殷灵毓没有拆开看,毕竟那不是写给她的,趁着身边无人时,殷灵毓将其递进空间,由殷愿联系对接统进行转交。
    海瑞带着一张欠条,一个监察御史之名,还有朝廷配备的一支护卫南下。
    同年秋,番薯丰收,薯农涕泣不已,载歌载舞。
    叶子,根茎,无论哪里都有充足的产量,都能吃进口中,消除无时无刻不在叫嚣的饥饿。
    而且还可以将薯种卖给朝廷,换成更饱腹更好储存的糙米,杂粮。
    还有那牛痘,今年的确很少再听到谁家出花。
    除了感恩朝廷,他们不知道还能如何说,他们笨嘴拙舌,也从来没有什么话语权。
    于是只好努力的继续干活儿,种地。
    布贸亦繁,因纺织工坊有官府参股,朝廷亦所获颇丰。
    国库突然充盈起来,李玉娥还有点不真实感,然后很快因为流水一样的支出更不真实起来。
    购买薯种得掏钱吧?
    开海就得建设水师,军饷那可是大头啊。
    南边有军饷,北方重镇就不管了?
    刚提议了改善官员作息和作风,延后早朝,高薪养廉,喜的大臣们这些天值房的灯几乎就没灭过,这俸禄钱是不是也得往足了给?
    还有殷灵毓说要为了出海抢银山准备的什么蒸汽机和连发火铳,这朝廷不得出人出材料?
    今年治水因着水泥确实顺利了许多,治水必须加大投资,那可是能奠定千百年基业的大好事啊!
    李玉娥坐在桌子上,周围的大臣们没有拘谨,没有排挤,只有要从别人手里抢到最多的项目款的激情。
    “准了。”
    “可。”
    “这个再议。”
    李玉娥面无表情,一个一个批过去。
    至于朱翊钧……
    朝廷运行的挺好的,没有也行。
    就是太后近日频繁召见各家女眷是怎么个事儿?据说还问不出来她们都谈了些什么,怪哉怪哉。
    倒是殷国师那边还能打听到一些东西,说是制什么利器,结果却要了不少女子用来上妆的胡粉,也是稀奇,就算是知道她那里稀奇古怪的方子特别多,可还是有些人觉得,要是能靠此作出武器,也算奇谈。
    殷灵毓擦了把汗,放下搅拌的木棒。
    橡胶果然还是得加铅。
    再测测密封性吧。
    工部后院临时搭建的试验场上,殷灵毓挽起袖子,与工匠一同将组装好的蒸汽机固定在青石台上,主体是一个铜制锅炉。
    殷灵毓取来调制的铅粉橡胶膏,仔细涂在需要保证气密性的那些连接处,等橡胶彻底凝固,这才道:“加压。”
    两名工匠立刻按照指令开始拉动风箱,锅炉内气压渐升,殷灵毓俯身贴耳倾听,确认无“嘶嘶”漏气声后点头:“密封过关。”
    再想想蒸汽机的燃料,殷灵毓又想到焦炭,还有焦炭炼钢,如今技术条件应该是足够了,而且如果要做枪和炮也离不开大规模的炼铁。
    于是在工部忙忙碌碌接着搞石灰石脱硫,建高炉,顺手再次将蜂窝煤和煤炉子交给了张居正。
    朝廷工坊再加一。
    蜂窝煤依旧薄利多销,但民生必备,需求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