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190章 我,刘备,大将军,侍中,录尚书事

第190章 我,刘备,大将军,侍中,录尚书事

以来,都城所在郡的郡守,皆称之为尹。
    如长安所在的京兆尹,洛阳所在的河南尹。
    今新帝刘熙定都应天,应天又属丹阳郡,故萧和便为丹阳尹。
    这三个官位加在一起,萧和在官位上可能不及岳父关羽,但实际权力却已在关羽之上,甚至与诸葛亮旗鼓相当,可并列为刘备集团二把手。
    刘备对萧和的器重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这官爵加封到这个地步,已完全偏离了萧和当年的设想。
    想当初他初遇刘备,仅仅只是想抱住老刘的大腿,帮刘备度过“长坂坡惊魂”的危机,尔后朝九晚五,摸摸鱼躺躺平,图个轻闲自在。
    却不曾想到,数年过去,老刘成了雄踞荆扬,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大将军,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了位高权重的集团二把手。
    到了这个位置,还想朝九晚五,还想摸鱼躺平,那不是作梦么?
    只是萧和也清楚,自己能到这个位置,亦是事势之使然,到了这个时候,想要撂挑子已无可能。
    既是如此,那就顺势而为,欣然接下了老刘交在他肩上的这份重担了。
    奏表上达当日,天子刘熙便准刘备所奏,下诏大封群臣。
    一道道封官拜爵的诏书下达,荆扬二州,追随刘备的众谋士武将,新人老臣,豪杰志士,无不是欢欣鼓舞。
    两州士民,亦为之振奋。
    新帝登基,刘备官拜大将军的消息,很快便有细作,快马加鞭送往了许都。
    …
    许都,相府。
    曹操才刚刚为夏侯渊发完丧,从丧亲之痛中稍稍缓过劲来,遂召集了夏侯惇,程昱等心腹臣下,共议拥立新帝之事。
    “依法理,这天子之位,理应由先帝血脉继承,方最合法统,最令天下人信服。”
    “然天子只有一独子济阴王,现下却为刘备所劫持,已无迎回的可能,先帝这一脉已断。”
    “先帝又无兄弟,无子侄可立,那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从宗室之中,选择一位与先帝血缘最近,德才兼备者,拥立其继承大统。”
    作为当年曹操迎奉天子第一功臣的董昭,此番也是头一个站了出来进言。
    曹操眉头紧锁,捋着短髯,却并没有表态。
    董昭的提议,倒也不是没有先例。
    当年汉昭帝膝下无子,病故之后,霍光便拥立了宗室中的昌邑王刘贺为新帝。
    近者如汉桓帝膝下无子,国丈窦武便立了解渎亭侯刘宏为帝,是为灵帝。
    现下天子刘协一脉“断绝”,那么他依旧例,从宗室之中择一人继承帝位,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曹操却清楚,天下人也都清楚,刘协一脉并未断绝。
    那位大汉帝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现下就在刘备那里活蹦乱跳,活的好好的。
    如此一来,不管你立谁为帝,在天下人眼中,那都是掩耳盗铃而已。
    天下人惧你曹操之威,嘴上不敢有异议,心中那肯定是不服你的。
    人心不服,便等于是埋下了一颗雷,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爆炸。
    曹操沉吟不语,苦思着是否还有两全其美之策,一时难做决断。
    便在这时,虎卫高举着一道帛书,匆匆而入。
    “启禀丞相,江东细作急报。”
    “数日前逆贼刘备已自称大将军,拥立所谓济阴王刘熙为帝,并定都于秣陵,改其为应天!”
    曹操脸色骤然一变,眼眸蓦的爆睁。
    堂中曹营众谋臣武将,立时炸开了锅,一片哗然。
    刘备竟抢先一步,拥立了新帝!
    而且还是拥立刘熙这个先帝唯一血脉,大汉朝名正言顺的帝位继承者为帝!
    尽管这个结果,曹操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当曹操亲耳听到时,心头怒火还是克制不住的狂烧而起。
    “大耳贼,你个织席贩履之徒,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学孤奉天子以令不臣,也敢自封大将军?”
    “孤必起倾国之兵,踏平江东,将你碎尸万段,以泄吾心头之恨——”
    曹操拍案而起,恼羞成怒的大骂起来。
    夏侯惇,曹纯等众人,纷纷附合,跟着大骂刘备。
    见得曹操骂的差不多了,程昱方拱手道:
    “丞相,事已至此,我们当尽快从宗室中择一人继承大统,与刘备争夺人心才是!”
    曹操权衡片刻,只得无奈的一拂手:
    “罢了,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就依仲德之计,尽快——”
    话音未落。
    一名年轻贵公子却忽然站了起来,拱手道:
    “父亲,儿以为,我们唯有立少帝之子为帝,方能与刘备争夺人心!”
    府堂内,鸦雀无声,一双双惊奇的目光聚向了那年轻公子。
    曹操也是一愣,尔后才一脸茫然道:
    “冲儿啊,此等大事岂可儿戏?”
    “少帝十几年前便为那董卓毒害,生前并无血脉留下,焉来的子嗣被立为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