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274章 炎汉永存,龙座之上必为刘姓!吾要

第274章 炎汉永存,龙座之上必为刘姓!吾要

    许都,荀府某密室。
    荀彧和邓芝这对老熟人,时隔多年,又坐在了一起。
    当年,正是邓芝奉命潜入魏境,密会荀彧,致以了刘备的招揽之意。
    也正是邓芝,说服了荀彧放弃自尽,选择辞官归乡来明哲保身。
    多年以后,在这许都孤城之中,随着避难士民流入城中的邓芝,再次登门拜访。
    “当年若非伯苗,彧已是一坯黄土,那时相别匆匆,彧尚未谢过伯苗救命之恩。”
    “今日难得再会,彧以茶代酒,敬伯苗你了。”
    荀彧端起茶碗,仰头一饮而尽。
    邓芝亦是一饮而尽,却是笑道:
    “荀公言重了,芝当年也是奉了楚王之命,萧太尉之托而已。”
    “荀公若真要言谢,还当亲自去谢萧太尉,谢我们楚王才是。”
    邓芝言语之中,显然已有暗示。
    荀彧又为他添满茶,脸上却浮现敬佩与感激夹杂的神色。
    “楚王对彧的看重,彧深感荣幸,萧太尉神机妙算,若天人降世,彧亦是景仰万分。”
    “只是现下彧不过一介草民,这许都又为楚王大军围困,彧想去拜谢楚王和萧太尉,只怕也没有机会呀。”
    感慨无奈时,荀彧顺手为邓芝添起了茶来。
    邓芝却放下茶碗,神色郑重的一拱手:
    “荀公乃君子,芝也就不拐弯抹角,自当坦诚相待。”
    “芝乃是奉我们萧太尉之命,混入许都来拜会荀公,想请荀公出手,里应外合助我们大将军攻破许都!”
    邓芝选择了坦白来意。
    荀彧手微微一抖,眼中明显起了一丝波澜。
    许都被围,邓芝冒险入城秘密拜访,傻子也能猜到其来意。
    荀彧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
    只是当邓芝亲口说出,证实了他的猜测时,心头还是为之一震。
    这意味着,他为期数年的归隐蛰伏生活,终于走到了尽头。
    个人的生死存亡,荀氏一族的前途命运,必须要做出抉择了。
    荀彧并没急于回答,自斟一杯茶,沉吟不语。
    当年他是反对曹操称公,他也的确辞官归隐,却并未实质性背叛曹操。
    今日若是答应了萧和,便意味着彻底与曹操决叛,背弃了那位曾经的旧主。
    荀氏一族,也将跟着他,就此弃魏归楚,倒戈向刘备阵营。
    这一步踏出,可就再无回头之路。
    曹操不仁,荀彧却非不义之辈。
    让他背叛曹操,他精神思想上,岂能没有一丝负罪感?
    再者,刘备推行均田制,科举制,从长远看必会侵损荀氏这等顶级大族的利益。
    这一点,荀彧又岂会看不明白。
    种种利弊,皆是令荀彧犹豫不决,一时难做决断。
    邓芝看出荀彧顾虑,遂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我们萧太尉说了,荀公对天下事洞若观火,必能看出楚兴魏亡乃是大势所趋,定然也能看出,许都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
    “萧太尉还说了,荀公与程昱陈群之流不同,荀公虽出身士族豪姓,却心存匡扶汉室的赤诚之心。”
    “我家楚王虽为楚王,却乃刘氏皇族,拥奉的天子乃先帝遗脉,汉室正统。”
    “无论将来谁做天子,那龙座之上所坐之君,必定姓刘。”
    “这个天下,也依旧大汉的天下!”
    荀彧身形一凛,猛然抬起头看向了邓芝。
    邓芝所言,已触及了他本心。
    匡扶汉室的本心!
    当年他弃袁投曹,不就是看出袁绍有篡汉之心,便欲借曹操之手扶汉?
    当年为何与曹操决裂,不就是因曹操先纵子弑君,又以外姓臣子身份僭越称公,篡汉之心昭然若揭?
    而现下曹操已称王,离进位为帝,只差一步之遥。
    倘若到了那一天,这许都便为魏土。
    自己身在此间,是汉民,还是魏民?
    刘备却给出了承诺,无论将来是刘协之子继续为天子,还是他顺应天命人心,取而代之,依旧以汉为国号。
    汉朝社稷永存,刘氏永为天子!
    既是如此,你荀彧又有什么理由,不顺应你扶汉的初心,归附于楚王,助楚王拿下许都呢?
    荀彧思绪澎湃,眼中的犹豫顾虑,正在飞速消逝。
    邓芝的话中,同样还有威胁之意在内:
    无论你荀彧出手不出手相助,许都我们必破,豫州我们必得。
    若你袖手旁观,到时许都城破,你和你荀氏一族,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
    “吾之初心,吾之初心…”
    荀彧负手而立,望着窗外一轮明月,口中喃喃自语。
    眼中那残存的一丝犹豫,也在喃喃自语间,化为乌有。
    再次转身时,荀彧已目光如铁。
    深吸一口气后,慨然一笑:
    “吾与萧伯温斗了多年,没想到这天下间,知我者,却唯他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