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348章 破釜沉舟赌一把大的!我先开溜,国

第348章 破釜沉舟赌一把大的!我先开溜,国

自己这个神童儿子大失所望,渐渐冷落了下去,凡国家大事都鲜有再征询其意见。
    曹冲也很识时务,知道自己不再为曹操信任,便再没有进言献策。
    却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曹冲却突然站了出来,竟要主动请缨担此重任。
    要知道,司马懿嘴上说的万无一失,实则所有人都知道,留守邺城乃是在赌命。
    别管邺城多坚固,也别管你粮草有多充足,你面对的敌人可是拥有萧和这等神人的刘备。
    天下多少坚城,最初不都是看起来坚不可摧,结果却皆为萧和奇谋所破。
    谁敢保证,邺城就一定会是个例外呢?
    一旦邺城不保,你曹冲身为曹氏子弟,魏王之子,你还有命活吗?
    “仓舒,你…你当真愿留下来镇守邺城?”
    曹操眼神既是惊喜,又有质疑。
    曹冲是自己儿子,忠诚自然是毫无疑问。
    以曹冲的智计能力,就算斗不过萧和,守住邺城应该还是绰绰有余。
    曹冲确实是坐镇邺城,统军坚守的最合适人选。
    此为惊喜。
    曹操质疑的却是,曹冲当真有如此勇气,甘愿冒着身陷孤城的风险,毅然铤身而出为他分忧?
    “邺城存亡,关乎到我大魏存亡,关乎到我曹氏江山社稷之存亡。”
    “当此社稷存亡之时,儿臣身为父王之子,焉有不铤身而出,为我曹魏赴汤蹈火之理?”
    曹冲慨然表明心志,接着再一拱手:
    “儿臣拜请父王,给儿臣一个为国尽忠,为父王尽孝的机会!”
    曹操眼眶湿润了。
    打虎亲兄弟,上阵还得靠父子兵啊。
    危难时刻,自家儿子的铤身而出,不避生死,着实是令曹操大为感动。
    曹操先前对曹冲的失望,那些个怨气,这一刻也随之归零。
    “好啊仓舒,你能有这份担当,这份胆略,这才是我曹操的儿子!”
    曹操拐着拄杖下阶,重重一拍曹冲肩膀:
    “仓舒,你既有这份为国尽忠之心,孤就把这镇守邺城的重任,交在你的肩上了。”
    “你若能不负孤之所望,孤必不负你!”
    一旁司马懿,却是眉头紧锁,警惕的目光暗暗射向曹冲。
    在他看来,曹冲敢冒此风险,无非是想放手一搏,以守住邺城的盖世之功,夺回重新坐回争夺储位这张牌桌的资格。
    曹操那一句“孤必不负你”,显然是在给曹冲画大饼,暗示曹冲只要守住邺城,我就立你为世子。
    这对曹丕,对他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
    “没想到这个曹冲,竟然还有这等破釜沉舟的勇气,这可不是件好事啊…”
    司马懿心思飞转,眼眸中透出一丝忌惮。
    曹冲留镇邺城之事,就此定下。
    曹操尔后环扫众臣,问道:
    “仓舒已决意代孤镇守邺城,尔等谁还有胆色留下,辅佐仓舒镇守?”
    话音方落。
    辛毗奋然起身,拱手道:
    “大王,臣愿留下,辅佐仓舒公子镇守邺城。”
    紧接着,陈泰也一跃而起,慨然道:
    “大王,臣也愿留下,为大王死守邺城!”
    二人一带头,赵俨,李通等河南籍臣子,纷纷站了出来,慨然请缨。
    相反,众人河北籍的武将谋臣,却皆选择了沉默。
    曹操看着辛毗等众人,立时看穿了他们的动机。
    自河南地失陷以来,辛毗陈泰这些逃往河北的河南籍臣子,便成了无根之水,在魏国中地位便是一落千丈。
    这并非是曹操有意冷落他们,而是形势之使然。
    这帮河南籍士人,显然不愿接受现实,便想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破釜沉舟赌一把。
    辅佐曹冲守住邺城,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就能重新在魏国朝堂之中夺回失去的话语权。
    就算不能与河北士人平分秋色,至少能保住现有的权力地位不再继续滑落。
    这些人的私心,曹操心如明镜,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
    不过,这倒正中曹操下怀。
    既然他们破釜沉舟,那势必会不惜一切代价,拼尽全力辅佐曹冲坚守邺城。
    如此,则曹冲守住邺城的机会,必将大大增加。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且若邺城守住,这些河南士人便立下大功,他便能名正言顺的重用这些人,也可适当制衡权势日益膨胀的河北士人。
    曹操眼珠飞转,顷刻间已权衡出了其中利弊。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将手中拐杖一扔,郑重其是的向着众臣深深一揖:
    “我大魏能有诸卿这等忠臣义士,实乃我曹操之幸,社稷之幸。”
    “坚守邺城之重任,我大魏存亡之机,孤就全交在诸位的肩上了。”
    “众卿,我曹操在此拜托你们了!”
    请收藏本站:.46795.icu。手机版:m.46795.ic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