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470章 四十万汉军再伐伪魏!萧和:别急,

第470章 四十万汉军再伐伪魏!萧和:别急,

    众臣大吃一惊,瞬间是眼眸统统放亮
    国公!
    曹操将加官进爵的上限,竟然提升至了国公?
    要知道,自汉以来,除了汉朝开国那几位功臣封王封公之外,就只剩下王莽这个篡汉者封公
    曹操也是为代汉,才打破了这个惯例,先进位为魏国公
    至此之后,国公这个爵位,就成了一个象征
    称国公,下一步,必将谋朝篡位
    现下,曹操为了激励众臣斗志,竟然不惜将国公的爵位,许诺封赏给有功之臣!
    这可是下了血本啊
    封公建国,这可是两汉四百年未有的重封,如此大的诱惑,焉能不令众臣兴奋
    一时间,魏国众臣是精神大振,斗志狂烧而起
    曹丕同样也吃了一惊,没想到曹操会开出这样的封赏先例
    旋即他便明白了曹操苦衷,不由摇头一声叹息
    自家父皇,这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出此下策
    若非如此,哪个皇帝舍得割这么大的肉,给外姓功臣封公?
    “父皇下了如此血本,众臣理当为我曹家赴汤蹈火,死保我曹家江山了吧…”
    曹丕却心下只能暗暗的宽慰自己
    魏国御敌之策,就此定下
    接下来的数月,便是两国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魏国方面,除再调民夫,加固各处关城,尤其是蒲坂关防线外,就是争分夺秒的扩军
    汉国方面,则是源源不断向西部边郡运送粮草
    国中各处的“兵工坊”,同样在夜以继日的赶制军械旗鼓
    汉国虽实行的府兵制,士卒自备粮草和军械,以减轻国家的负担
    然几次伐魏之战,大部分都是旷日持久,光靠府兵自备的粮草军械,显然无法支持长时间鏖战
    故朝廷吸取了先前的经验,在府兵自备粮草兵甲的前提下,朝廷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弥补府兵们的粮草不济,兵器折损
    不知不觉,秋收已过
    连续两年的风调雨顺,使得汉朝诸州皆喜获丰收
    尤其是两河诸州等主要产粮区,粮食产量达到了近十年之最
    如此大丰收的背景下,府兵们的自家粮仓自然是装的满满的,朝廷收上来的粮赋,同样将官仓堆积如山,几乎要溢了出来
    这场十年来最大的一场丰收,也令汉国上下,对荡灭伪魏,更添了几分信心
    秋末之时,天子刘备正式下诏,以举国之兵西伐伪魏!
    诏令传下,大汉十州沸腾
    数以十万计的府兵被动员,由各地鹰扬府,源源不断的送往了西部前线
    一月之内,宛城,洛阳,晋阳等诸集结点,便已云集了近四十余万汉军
    按照事前商定,天子刘备并未御驾亲征,此番选择了坐镇邺城遥控指挥
    太子刘禅被委命为了名义上的三军统帅,总管南北两路,近四十万汉国大军
    当然,也只是名义上的三军统帅
    南线诸军的指挥权,刘备还是照旧交给了大将军关羽,令其节制十万大军,对潼关和武关发起进攻
    刘禅这个名义上的三军统帅,实际只是节制北线三十万大军,由并州对龙门,蒲坂等魏国诸关隘之进攻
    其中,约五万左右的佯攻部队,对龙门等关口,发动佯攻
    刘禅则亲统二十五万主力,自晋阳南下入河东,进抵黄河东岸之蒲坂津,对西岸蒲坂关发动进攻
    大司马萧和,骠骑将军张飞,车骑将军赵云等国之柱石,皆归属于北路主力军团,名义上听从刘禅调遣
    诏令下达,四十余万汉军,分兵数路,向着魏国扑去
    汉军举国动员,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入魏国
    魏国上下,为之震动
    曹操却早有预料,遂按照既定方略,由张郃,夏侯霸等率军进驻潼关,武关,以阻挡关羽南线军团
    曹操则亲率近六万精兵,亲往蒲坂关驻防,以阻挡东岸刘禅之二十五万汉军主力
    数日后
    刘禅所统二十五万汉军,进抵了蒲坂津
    此时水军都督甘宁,已统帅汉国水军,自黄河下游溯江而上,进抵了蒲坂津一线
    不过,西岸蒲坂关的曹操,已提前数日,率六万魏军进驻
    魏军尽数出关,部署在了提前已构筑好的河防工事之中
    曹操的战略也很明确,半渡而击之,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汉军渡河登岸
    刘禅在萧和的提议下,发上万兵马,在水军的掩护下,做了几次试探性的渡河行动,以试对岸魏军虚实
    一切如萧和所料
    曹操在西岸一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河防部署可谓是天衣无缝
    甘宁统帅的数万汉军,几次强渡黄河,皆被魏军于河滩一线成功击退
    在付出了千余人死伤后,魏军虚实已试探了出来,萧和果断进言刘禅,停止强渡黄河,避免无谓的死伤
    汉军的攻势,就此停止
    二十五万汉军,便于东岸蒲坂津一线连营下寨,与对岸的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