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刻,曹操终于做出了那个在旁人看来最为正确的选择
然这个选择终究还是来得有些迟了
倘若能早些做出决断,或许局势不会发展到如今这般危急的程度
但即便如此,相较于继续顽固坚守,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在此的悲惨结局,此刻的选择无疑要好上一万倍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徐晃,一跃而起,大叫:
“撤退,陛下有旨,全军弃关南撤——”
紧接着,鸣金声响起,似希望的号角
关城上的魏军士卒,听到这声音,仿佛听到了赦免令一般,如蒙大赦,原本疲惫不堪、惊恐万分的脸上,瞬间露出了一丝劫后余生的喜悦
他们纷纷扔下手中的武器,不顾一切纷涌弃关而逃
绵延十里的河防壁垒上,六万魏军如同一盘散沙,全线溃退,望风而逃
他们早已被汉军的强大攻势吓破了胆,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命
场面宛如决堤的洪水!
“陛下,我们走吧”
许褚满脸急切,一把拉住了曹操,苦口婆心劝说道
他的眼神中满是担忧
此刻曹操若再不离开,必将陷入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曹操虽已下达了弃关的旨意,但双脚却如同被钉在了地上一般,僵在原地,依旧满脸不舍
他的目光久久凝视着这座即将失去的关隘,心中五味杂陈
这里,曾是他苦心营建的防线,是他抵御汉军的希望所在
如今,却要如此轻易放弃,他怎能舍得?
贾诩眉头微微一皱,向许褚使了个眼色
许褚无奈叹了口气,只得喝令左右虎卫,强行将曹操架起往关下而去
曹操顿时勃然大怒,口中歇斯底里大叫:
“朕不走,朕要为三军将士断后,你们放开朕~~”
只是,他嘴上叫得慷慨激昂,身体却很诚实,只象征性地挣扎了几下,便任由虎卫将他架下城去
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明白此刻的挣扎只是徒劳,离开才是惟一的选择
千余虎卫,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拥簇着曹操御驾,混入溃兵潮中,向南仓皇而逃
汉军既已贴上来了,又岂容曹操如此轻易抽身而去
赵云、张飞等诸将,他们各统本部兵马,如猛虎一般,攻破蒲坂关,一路穷追不舍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彻底消灭魏军
自蒲坂关向南,一路上,无数魏兵的鲜血将洁白的雪原染红
…
翌日,天明时分,风雪骤停,天空放晴
原本被风雪笼罩的世界,瞬间变得明亮起来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般美景,却无法掩盖刚刚结束的那场惨烈战争留下的痕迹
刘禅已在萧和的陪同下,登上蒲坂关,听取诸将汇报战果
此战,李通等十余员魏将,皆被斩杀
这些魏将,皆是曹操麾下的所剩无几的大将,他们的战死,无疑是对魏军战力的沉重打击
六万魏军,杀伤两万余人,俘虏亦有一万余人
曹操仅率三万余兵马,向南仓皇逃往了临亚城
“恭喜太子殿下,一战歼灭半数魏军主力,一举拿下蒲坂关”
萧和笑呵呵地向刘禅一拱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笑道:
“捷报传回邺城,陛下定然大喜呀”
刘禅虽极力克制情绪,但嘴角的弧度却强压不住,眼中明显是燃烧着丝丝得意
此战之后,他也算是一桩大功在手
哪怕仗是张飞等诸将打的,战术战略皆是萧和定的,可这最后拍板的总归是他
一场战争中,决策者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刘禅作为此次战役的最高指挥者,自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此战首功,自然非他莫属
“我看此战之后,父皇手下这班勋贵们,谁还敢小瞧我不知兵,谁还敢不服我…”
刘禅心下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勋贵们对他俯首称臣的场景
然而他面上却强作谦逊,自嘲道:
“大司马言重了,若非大司马料定黄河会冰封,吾焉能大破曹贼,杀入关中?”
他的语气诚恳而谦逊,一副不贪功的样子,接着道:
“此功,吾与大司马及众将士共享也”
见得太子不贪功,大方的将功劳与众将分享,众人皆是暗暗赞赏
刘禅的这一举动,无疑赢得了众将的尊重和拥护
“大司马,接下来咱们该怎么用兵?”
刘禅又虚心向萧和求问
萧和向南一指,冷笑道:
“蒲坂关一失,曹贼必会南下直奔渭口,依托于渭水阻挡我军,以保潼关不失”
此时,萧和似乎已经看穿了曹操的内心想法
“殿下自然是令三军将士稍作休整,便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