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料到,王基定会生出这般质疑
毕竟诺大一个曹魏帝国,在汉军的凌厉攻势下,都已摇摇欲坠,难以抵挡
曹魏疆域广阔,尚且如此狼狈,而你张鲁,不过占据着区区一郡之地,麾下兵马不过数万之众
你又凭什么挡住汉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一旦刘备平定魏国稍缓,掉转枪口,挥师南下,以排山倒海之势直逼汉中,灭了张鲁,还不是易如反掌?
众多依附于张鲁之人,还不是如同砧板上的鱼肉,死路一条?
到那时,任你如何挣扎,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张鲁虽只据有一郡之地,可他还真挡得住刘备”
司马懿的目光缓缓转向汉中方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玩味
王基听闻此言,顿时一脸茫然,心中满是疑惑
他忙一拱手,自嘲道:
“恕基愚鲁,张鲁如何能挡得住刘备,还请司马侍中明言”
王基急切的想要知道这其中的玄机
司马懿缓缓抬手,向南方遥遥一指,神色凝重道:
“张鲁就是靠这茫茫秦岭,来挡住刘备百万大军!”
眼前这道秦岭,联绵不绝,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天地之间
王基心头一震,一时若有所悟
“魏国虽雄踞北方,坐拥百万之师,看似强大无比”
“然而,相对伪汉而言,其实是无险可守”
“什么黄河天险也好,太行山之险也罢,在那萧和面前,只要计谋得当,都能打得过去”
“黄河虽宽阔,但并非不可逾越,太行山虽险峻,也有道路可通”
“可汉中却不一样了”
“这秦岭之险峻,远胜太行山十倍,更是百倍于黄河”
“其中间可通行者,不过斜谷、骆谷、子午谷等几条谷道而已”
“且这些谷道,大半还需要修建栈道,方能通行,栈道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其崎岖难行,远胜于太行山诸道,更遑论陇山诸谷道”
“想要通过这些谷道进攻汉中,无疑是难如登天”
“而汉中之咽喉阳平关,更是险峻非凡,其地势之易守难攻,其险峻还在潼关之上,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亦不为过”
“阳平关就像一把坚固的铁锁,牢牢锁住了汉中的门户,只要守住此关,飞鸟难越!”
洋洋洒洒分析过后,司马懿的脸上燃起了自信,接着说道:
“这汉中郡,正位于秦岭环抱之中,可谓天狱,只要张鲁不犯浑,以主力坚守阳平关,再分数万兵马堵塞各条谷道,刘备纵有百万大军南下,又有何惧?”
“若张鲁得我辅佐,我有绝对信心,单凭三万兵马,就能帮他守住汉中!”
司马懿语气中透出久违的自信
面对心腹王基的质疑,他也不再藏着掖着,将心中盘算和盘托出
显然,他对汉中的地形,早已了然于胸,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
其实早在并州失陷之时,司马懿就已未雨绸缪,为自己找好了汉中这条退路
对汉中的一草一木,一兵一卒,他自然是了然于心
王基听罢,不禁恍然大悟,脸上掠起惊喜的神色,兴奋道:
“照司马侍中这么一说,这汉中当真乃形胜之地,借助这秦脉之险,光凭区区一郡之地,确实有希望挡住刘备来攻”
“不,不是有希望,而是很有希望!”
王基越说越兴奋,他兴奋地搓起了拳头,精神陡然间振奋起来
在他眼中,司马懿的谋划,就像一盏明灯,为他照亮了前路
紧接着,王基却又面露顾虑,皱着眉头道:
“只是,司马侍中若去汉中,当真能得张鲁重用吗?”
王基的担心不无道理
你司马懿于张鲁而言,终究不过一外臣,你落荒而逃,弃国投奔,凭什么得到张鲁的信任?
你不得张鲁信任,又凭什么助张鲁守住汉中?
司马懿嘴角钩起一抹冷笑,一脸自信道: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这些年来,我早已为南下汉中铺好了路,只要我去汉中,张鲁必会厚待于我”
王基又是一愣,猜不出司马懿何来的底气
他瞪大了眼睛,好奇看着司马懿,等待着他的解释
司马懿遂不紧不慢,将玄机道出
首先,张鲁能获封汉中王,正是源于司马懿当年向曹操的进言
司马懿对张鲁来说,算是有功
其次,这些年来,他早就暗中派人往汉中,重金贿赂张鲁的宠臣杨松,请其不时在张鲁面前美言自己
杨松在张鲁面前极有话语权,他的几句好话,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司马懿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惜花费重金,拉拢杨松
据杨松传回的消息,此时张鲁对他已是仰慕至极,嘴里常常念叨着,若有司马公